李慶還是覺得冒險:“不行,訓練水平相差太多了,我們不能想當然,要對幹部戰士們的生命負責!”
張守武和龐海也紛紛點頭。
他們希望保持戰鬥成果,順利撤出戰鬥。
寒烽豈能讓步?
這一次伏擊,本來就打算圍殲敵人安孫部隊的主力,是因為敵人回來的太少而已!
他立刻列舉了戰鬥的有利條件。幹部戰士士氣極高,剛才的戰鬥,也獲得了鍛鍊,武器彈藥足夠,剛才又繳獲了極多。
尤其是炮火,絕對能壓倒敵人!
人數上,加上預備隊,寒烽軍七百餘人。網首發
鬼子安孫部隊,留守竹林坡一些,數十人,剛才被殲滅一百二十餘人,合起來是二百人,現在,鬼子能夠參戰的部隊有五百人左右。
數量上,我軍也是優勢。
目前,在四十里範圍內,日軍尚無援軍!
唯一擔心的是,敵人飛機前來轟炸,所以戰鬥必須儘快結束。
寒烽一,李慶等人都不話了。
還有支隊的政委梁偉星,雖然也是老幹部,經驗豐富,可是,沒有和鬼子正面硬扛的經驗。
最後,使他咬牙:“不行,我們的戰術是游擊戰,運動戰,伏擊戰,現在,敵人已經發現了我們的行蹤,就是遭遇戰和正面對峙,我軍幹部戰士的政治素養沒的,可是,軍事訓練真的不行!撤退,必須撤退。”
政委是支隊的實際拍板定案者。
撤退!
寒烽表示,堅決執行命令!
這就是現代軍饒素質。
不講價錢,無條件服從上級的命令。
有意見保留。
但是,撤退,很講究,向西還是向南北兩側?
經過集體商議以後,決定一部分向西,一部分向南,分頭行動。
目的是擾亂敵饒視線,在西面佈置的兵力,吸引敵饒注意力,讓主力步兵安全撤退。
寒烽帶領騎兵連在西面等待,其餘部分迅速撤退。
寒烽騎兵連,在原地不動,等待敵人追擊時才撤退。
可是,敵人很狡猾,也很瘋狂,居然在前進一千多米以後,分兵追擊了。
敵人是兩路同時咬住追擊!
正西一路,一個步兵隊,四十餘人,其餘四百餘人,向西南前進,直接追趕寒烽部隊主力步兵。
看到形勢不對,寒烽立刻將騎兵撤退了!
向著西面撤退。
八百米外,有一座村莊,寒烽騎兵連一到,立刻分兵行動,一個排繼續向西,兩個排留下來,隱蔽到了村子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