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著敵人前沿陣地形勢崩塌,中國步兵迅速進入敵人的前沿陣地。
用機槍和榴彈射擊,壓制後續陣地的敵人,掩護士兵,填充壕塹。
必須填充壕塹,給坦克前進開啟道路。
一些士兵拉著鏟子,迅速往壕塹裡填土。
還有一些百姓,使用鋤頭,更安全的待在壕塹裡,用鋤頭將壕塹岸上的泥土勾下來,平息壕塹。
這些工作環環相扣,缺一不可。
機槍兵和榴彈兵必須壓制敵人,才能掩護工兵和後續的第二梯隊。
為了保持壓力,打擊敵人,進攻部隊一面用火力壓制敵人,一面派遣少數步兵向前突擊,順著交通壕向敵人衝鋒,滲透。
日軍有知道這是關鍵時節,拼命反擊。
日軍第二防線的火力,全部對著中國軍隊猛開。
機槍掃射,步槍狙殺,殘存的擲彈筒和機關炮等,也對中國軍隊轟炸掃射。
雙方進入了激烈的陣地戰模式。
中國步兵絲毫不落下風!
主要是幾個榴彈兵小組太厲害了,對著敵人猛烈掃射,一掃一大片,彈片橫飛,可以精準瞄準的。
無論敵人火力點還是步兵群,都可以打擊,想打哪裡就打哪裡!
這是直瞄射擊的方式。
日軍機關炮,同樣很厲害。
但是,比起中國榴彈兵來,又差了很多,基本上,一個榴彈發射器,可以頂得上三門機關炮。
因為,原因有很多。
第一,炮彈口徑不一樣,日軍的機關炮,普通是20毫米,或者25毫米口徑,中國榴彈發射器是35毫米口徑的,口徑大,炮彈就大,裝藥量多唄,那爆炸的威力和殺傷力肯定大了許多。
第二,射擊環境不同,中國榴彈,可以像機槍一樣,輕盈,隨意,機動性強。
還是輕機槍那種,覺得這裡不安全,被敵人瞄上了,就走唄,三十六計走為上計,抄起機槍,轉身就走,換一個地方,對著鬼子繼續掃射。
射手可以隱藏在壕塹中,對著敵人打,很安全。
日軍的機關炮就不同了,有很大的底座,當時世界上的主要機關炮都一樣貨色,沒有足夠大的底座,機關炮無法穩定射擊。ァ新ヤ~~1~
機關炮位置很高,很明顯,容易暴露,被端掉。
這不,鬼子的大部分機關炮,都被中國炮火滅掉了。
寒烽將榴彈發射器主要配備在這裡,加強火力,十五個榴彈發射器,就是十五挺超級重的機槍,掃得鬼子那邊暈頭轉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