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
索戟展開離洲來信,是蘇鳳瑾的筆跡,清雋秀雅。潔白的信箋上只寫著一句話:江山萬里盡悲客,山河無恙可還鄉。
索戟輕嘆一聲,“本宮便知道他不會輕易回來。”
說著,索戟又拿了紙筆,想叮囑他注意千言萬語,可又不知道從何說起,更知道他一心在黎元。思來想去,終究只落下一句“離洲多風雨,時時誤蓑衣。”
“殿下勿怪衛率不遵您的意思,他也是為了離洲百姓。”玉慎將信折了收好。
“本宮並未怪罪,只是擔心。前日交給方寸的事情,他可辦了?”
玉慎點頭,將摺子呈上,“東宮衛剛剛送來的賬目,剩餘的銀子全都收集了京城周圍所有糧草和藥材。上次送往離洲那批走的匆忙,這次可是連漏網之魚都沒有了。”
“叫方寸隱匿了東宮衛蹤跡,別讓旁人知道是東宮衛所為。每日撥出糧食和藥材以供給疫病和流民,其餘的都給本宮藏好了。”索戟冷笑道。
“殿下放心。”玉慎連忙出去吩咐。
索戟站起身來走到營帳外,看到不遠處林子裡有道人影,看看四周走過去。
“民女拜見殿下,殿下吩咐,民女已經辦妥,京城城中定不會有一家商鋪能拿出疫病藥材和糧草。”寧流芳柔聲說道。
“好,只要收集了京城附近所有的藥材和糧草,等待本宮示下即可。另外,你派人做這件事,可隱匿了行蹤與名字?”
“殿下放心,商人重利,無人敢透露半分。只是民女斗膽請問殿下,如此壟斷藥材和糧食,花了不少銀兩,此舉並不利於賑濟流民疫病,何不讓朝廷出面?”
“朝廷若是能做,何至於本宮在此運籌帷幄?如今京城內做主的永安王,那本宮便讓他好好做這個主。你是蘇鳳翊的人,本宮也不瞞你,讓你們在城內城外做這些,就是為了給永安王一個教訓。”
“近日你們在京城傳播的流言,已經蓋過了之前欽天監所說太微垣光耀群星的事兒,想必永安王已經坐不住了。”索戟又道。
“蘇公子走之前說過,我等謹遵殿下號令。既然殿下心有丘壑,那民女便在京城等殿下的訊息。”
索戟點頭,“回去吧。”
中元節,千盛殿。
梁惠帝與眾嬪妃齊聚在殿門口,看著夜色中盞盞宮燈。韋貴妃站在梁惠帝身側,今日衣著華貴雍容,若不知道的,還真以為有幾分中宮姿態。
“今年的燈比往年做的好些,上元節淒涼,燈火寓意懷念往昔先人,驅邪避祟。陛下,您覺得今夜的安排怎麼樣?”韋貴妃嬌媚的問道。
“不錯,別出心裁。往年都是各宮嬪妃自己放河燈,今年都懸掛起來了,更是顯得燈火通明。不過,如此,未免也太奢侈了些。貴妃,你還是要和皇后多學學,皇后向來崇尚節儉,如今宮外正是多事之秋,皇家也不能不顧百姓心情。”
伏皇后今日身體抱恙,梁惠帝心裡總是有些惦念。每一次鄭重場合,皇后從未缺席,她盡足了母儀天下的本分。梁惠帝雖然不寵中宮,不疼太子,但夫妻之情總是深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