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日,我去了城裡的閨女那兒,我那外孫女這幾日滿了週歲,也不知道村子裡最近發生了何事。”客套了幾句,里正倒是先挑了,等著沈長致說明來意。
沈團團倒是不認為依著牛家族人的性子,這麼大的事情,里正會不知曉。只是里正當作不知,自然也有他的思量。
沈長致將那日集市上的事情娓娓道來,又說了如今還昏迷不醒的婦人。
“長致你打算如何?要不要報官?咱桃花莊的人也不是那麼好欺負的,明日我就去柳葉村討要個說法!”面對著柳葉村的,里正自然是涇渭分明。里正氣得捶了一下桌子,“簡直是欺人太甚!長致放心,這回,我一定讓柳葉村的給一個說話!”
沈長致慌忙站起,作一長揖。“長致先謝過里正了。報官的事兒就且不說,還是要等那昏迷的嬸子的家人來了再商量,我們實在是做不了這個決定。”
里正點點頭,“到底是衙門也不是咱這等平頭老百姓能去的地方。長致能如此思量,很好,很好!”
“還有一件事情想拜託里正,那昏迷的嬸子的孃家人至今還未尋了過來,原本也不想勞動里正,實在是苦尋幾日無果,才不得已求上了門。”
里正滿口應下,“小事,明日我就去隔壁村子串串門,看看有沒有誰家少了人了。”
“那就拜託了里正和吳嬸多費心了。這麼晚還來打擾二位休息,實在是我們兄妹倆的罪過,特意帶了一些豆腐乾來給吳嬸嚐嚐鮮。”沈長致將一旁的揹簍,往前放了放。
吳氏笑著,如同彌勒佛一樣,聽到沈長致特意提起了她,這才開口說道:“你們兄妹倆還真是有些了,我慣常不出門的,也是在城裡聽說了豆腐乾的名聲,就是在酒樓裡也是不便宜的,這一打聽,可不了得,咱桃花莊可是出了一道名菜啊!”
因為沈家的人手有限,明日供給的也就是江夏城裡的倆家酒樓,一大一小,因為客戶層次有區別,一家城東,一家城西,倒是無妨礙。但是因為這豆腐乾每日的數量少,酒樓裡也大多都是先到先得,去的晚了,就吃不上。
沈團團不敢置信地驚呼,“啊,吳嬸說的是真的嗎?哥,那咱是不是賣得虧了?趕明兒是不是要漲漲價?”
沈長致瞪了一眼沈團團,“晚了,難不成就你這丫頭知道漲價!如今柳葉村的人也大致能做出豆腐乾了,咱這豆腐乾能不能賣得出去也是倆說!沒得讓吳嬸笑話你眼界低。”
“哦——我還想著賺錢給哥哥娶媳婦呢——”沈團團猶不死心,吶吶地輕聲說著。
偏偏,讓廳堂裡的人聽了個全。
吳氏失笑,“團團倒是疼哥哥,好孩子——”
沈長致也跟著笑了,只是面上有幾分紅暈,大抵是因為提到了他的親事,一時間抹不開面兒。“里正,吳嬸,那我們兄妹就先回去了,這事兒就勞煩里正了。等改日,我再給吳嬸送點兒新鮮的豆腐乾來。”
事情說完了後,沈長致兄妹倆也不願意多待,留下了揹簍,里正將人送到了門口,才回了廳堂。
等走出了好遠,沈團團才問道:“哥哥,怎麼揹簍也丟留在那兒了,爹做一個揹簍也得費上不少的功夫呢!”沈家的揹簍大多都是沈忠自己做的,鄉下人家,大多數人家都會編上幾個簍筐揹簍,留著家用。
“你看那吳氏坐在椅子上,挪都不挪動一下,就知道在里正家裡頭,吳氏是不動的。難不成還要里正一個大男人將揹簍裡的東西去卸了還了給咱?這不是讓里正沒臉嗎?”沈長致又拉著沈團團的衣袖,領著沈團團往前走。
等里正回了廳堂,就看到吳氏好整以暇地坐在原來的位置上。
“沈家兄妹帶了啥東西?”沒了外人,里正倒是隨意了不少。
“你看看不就知道了?這沈家人倒是實誠,上門來竟然送了一筐子的豆腐乾。”吳氏這話也不知是褒還是貶。
里正翻著揹簍,看到了一包茶葉,和一筐子的豆腐乾。“夫人英明,果然是一筐子的豆腐乾。”對於沈家送來的茶葉,里正自然也沒有開啟的興趣,回頭留著給上門的村裡人喝就成了。
里正回了自己的位置,喝了一口已經微涼的茶水,“夫人覺得那沈家小兒如何?”
“若是我有閨女未嫁,我倒是願意將閨女嫁給沈長致。”吳氏這話說的等於空話,她最小的閨女都早已經嫁人生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