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父指引著艾森進入了其中一間告解室,他說道,
“先生,請您稍後,我將會請另一名神父為你排憂,這是我們的規矩,請諒解。”
艾森聞言後點了點頭,然後自己關上了告解室的門,取下了自己的高帽,等待另一名神父來到對面的隔間裡。
這樣的設計是為了保護個人隱私,另外也是為了隱藏神父的身份。
前來告解的人都擁有著不同的身份,也許只是一個普通的學生,也許是一名家庭主婦,但也可能是一名連續殺人犯。
所以告解是一種極為私人的事,但在教堂中,人人平等,所有人都是聖光的孩子:這是教會對待信徒的看法。
來往告解的人無論是怎麼樣的身份或者揹負著怎麼樣的罪孽都不重要,因為告解是為了認罪和懺悔。
但對其他的人來說就未必會這麼想。
在1393年隸屬於波西米雅王國教區的若望學士就作為殉道者而死去;
若望學士曾為國王瓦茲拉富的王妃進行告解,國王在得知王妃有一個不知名的情人後,瓦茲拉富國王先是以財富和榮譽利誘若望學士,希望若望學士能夠說出該情人的名字,但遭到了若望學士的拒絕。
惱羞成怒的瓦茲拉富國王下令用酷刑折磨若望學士,但若望學士一直為作為懺悔人的王妃保守著秘密。
最後若望學士被淹死在布拉戈的富爾塔瓦河中。
聖光會對此是感到了震驚和悲痛,但教士們紛紛視若望學士的行為是為了捍衛聖光會的威嚴和自主權而死,所以為若望學士追封為聖人。①
與此同時,告解室的設計也從開放式的面對面設計,改成了兩個獨立卻被黑紗窗隔開的單間;這樣能為雙方的身份保密。
告解的全稱是告解聖事,也可以稱為懺悔聖事,屬於聖光會的七大聖事之一。②
信徒需要向合法的聖職人員傾訴自身的罪孽,對自己所犯下的罪痛悔後立下一定會改善的誓言,並在聖職人員恕罪後獲得內心的救贖和聖光的赦免。
人是有七情六慾的,在放縱自己的慾望後難免會犯罪,有些人可能只是在無意之間犯下了罪孽,有些可能是出於有意,但能夠懺悔的才能夠在未來行善,這是來自聖子野肅的訓誡。
告解聖事應是象徵平安、喜樂和安慰的聖事,這是以另一種方式的洗禮。
一般的洗禮只是為嬰兒或者信徒做一個比較簡單的入教儀式,但告解聖事的洗禮卻是為了信徒的心靈洗禮。
這種洗禮象徵著勝過的仁慈和寬容,能赦免人心靈和靈魂上的罪。
對艾森來說,他雖然是無神論者,但他也清楚自己的為人並不磊落。
前來教堂不單是為了夢境之事,也是為了藉助神父的安慰之語消除一些自己內心的愧疚感。
有時候艾森會認為自己就是一個被下半身支配的野獸,不惜去勾引那些空虛的小姐們;有時候艾森覺得自己就是個奸詐的商人,為了自己的肉類產品可以賣出更高一些的價格,他會對那些牲畜灌水。
種種的情緒和負面思想其實一直壓抑在艾森心中,所以此時他竟然對告解這件事有一種期待。
聽到對面隔間的門已經關上了,艾森從那朦朧的黑紗窗中看到一名神父已經坐下了。
他迫不及待地想要與對面的神父溝通關於自己的夢境,但處於對面的神父卻先開了口。
“先生,您相信聖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