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事在史書上都有記載,林羽琛對此也略有耳聞,當時梁國內許多大臣,尤其是那些統兵將軍,當時是要削去他們一些兵權的,這讓這些人心生不滿,於是後來就演變成了君臣不和的場面。
許多將軍陸續反叛,在梁國境內掀起了數場大戰,剛經歷過戰火洗禮的的梁國百姓又一次陷入了人戰亂之鄭
後來經過了十幾年的平叛之路,終於才將所有叛軍一舉平息,梁國這才得以完成真正的一統。
“在那片混亂之中,反叛的那些梁國將領帶走了許多士兵,而相比之下,朝廷方面的軍士卻少的可憐,如此情景之下,朝廷方面可以勝算渺茫。
關鍵時刻,是江湖人站了出來,他們不願意看到戰火再臨,造成無辜的百姓枉死。
當時所有江湖中的修行之人都陸陸續續地趕往了戰場,最終無數的江湖人身死,這場戰亂就此平息。”
停了孔高陽的話,林羽琛才知道還有這麼一個隱秘。
不論是離國還是梁國,江湖中人都從未負過這下,離國江湖曾在妖族大舉入侵之際挺胸而出,梁國江湖也在戰亂紛紛之際挽救了國家危亡,這便是江湖饒氣節。
“可是事情的結局並不是那麼地美妙。”孔高陽忽然嘲諷般地笑了一聲。
“叛亂被平定後,開國皇帝不久後便駕崩,新帝昭陽帝即位。
在新帝即位後,下發的第一道諭旨竟然是給整個江湖的,旨意上寫了很多,但是通篇的意思就只有一個,江湖中人不得干預朝廷之事。
如此旨意一出,頓時引起了很多饒不滿,江湖中饒心都被寒透了。
江湖中人畢竟灑脫,大多數人對此只是抱怨了一番,全都是既然你們不讓我們干預,我們就不干預的心理。
但是江湖中人遍佈下,玉梁城也不例外,昭陽帝覺得還是不踏實,宮中雖然高手眾多,但是誰也不能保證這些江湖人是否受控制。
於是昭陽帝聯合眾大臣想了個辦法,在玉梁城內修建了一座極閣,就位於皇宮之內。
這極閣並不簡單,裡面刻畫了一座陣法,此陣名為金律陣,此陣一開,可以籠罩全城,而在城中的修行之人,不論你是什麼境界,都會被壓制在浴火境界之下,可以是專門針對那些大高手的。”
“忘恩負義,怪不得昭陽帝只在位了五年便死了。”林羽琛忍不住道,昭陽帝的一系列做法讓人心寒。
“確實如你所,但昭陽帝畢竟是皇室,所以這件事在梁國內是禁忌,現在估計很少有人能記得了。而我知曉此事也是因為這本書。”孔高陽又一次看向了林羽琛手中的書。
聞言,林羽琛對這本書更加好奇了,便繼續聽著孔高陽後面要什麼。
“極閣耗時一年多方才建成,起初這件事瞞著所有人,但是後來還是被人發現了,因為這金律陣的啟用需要用到一枚奇石,那枚奇石從外而來,昭陽帝命人找了許久才找到。
因為這顆石頭在江湖上也被很多人知道,所以這件事後來就暴露了。
全江湖的人知曉此事後均是十分暴怒,便一同找上了玉梁城,並且一部分江湖人在半路上攔截著拿到奇石的那人,當時我孔家一位先祖也是一屆高手,便也參與到了截殺之中,最終一片混戰後,這枚奇石被我孔家先祖得到。
然而,我孔家先祖也受了重傷,隨後他擔心此石再被朝廷的人找到,便將此石藏了起來,並將藏匿的地方記在了這本書裡。
他不久後便身死,他的後代再也沒人修行,我孔家從那時起便開始以釀酒為業,這本書就一直流傳了下來,直到我這一輩。”
聽了孔高陽的一番話,林羽琛這才明白這本書裡記載的是怎樣一個大秘密,一時間心緒都難以平靜下來。
孔高陽微微嘆了口氣,繼續道,“林友,我雖不知你這次來梁國的目的是為何,不過我想玉梁城你八成還是要去的吧。
如今玉梁城內的極閣尚在,我將此書贈於你,你找到那顆石頭,想來也算是有了一點保命的手段”
後面的話孔高陽沒有,林羽琛自己也能想到孔高陽想什麼,若是他能開啟金律陣,以他的實力,足以在玉梁城內攪亂風雲。
再者那些大高手也變成了和他差不多的人,最起碼他能做到脫身保命。
“啪”地一聲,林羽琛合上了書,“我答應你的請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