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讓大家都想象不到的情況出現了:那些這兩地的普通民眾,在被甄別收押、無罪之人全部編入勞改大隊,加入到兩大基本國策的實施工作。
他們不但不怨恨,反而一個個的都是興高采烈,幹活也是相當的努力。
一問之下,才知道他們絕大部分,在這個天災頻發的年份,已經很久沒有吃過一頓飽飯了。
而現在只要老老實實的幹活,就能夠保證自己的一日三餐不愁,哪裡還不感恩戴德?
自然而然的,大軍所過之處,大掃蕩進行的十分順利,也並沒有遇上什麼激烈的抵抗。
那些散亂的敵人貴族,組織起來的僅有幾次中等規模的戰鬥,被近衛軍的將士們,輕輕鬆鬆的就把他們剿滅一空。
這片剛剛佔領的地區之中,與原來的老規矩處理,不盡相同。
最大惡極的一律抄家滅族,罪孽不多的拉入各個礦山去挖礦,剩下的普通民眾,則是加入臨時性、新型的勞改大隊勞動。
這些勞改人員沒有工資、只有一日三餐,與普通的勞改大隊和皇家建築大隊的待遇都不盡相同。
只有將這兩個廣大的區域全部清理掌控在手後,這些原來算是敵人的勞改人員,表現好的,才會給予正式的大明帝國臣民待遇,編入大明帝國的戶口,登記造冊在案。
僅僅只是三天的時間,四個師團的近衛軍將士們,排成從南到北的一線,就徑直推進了百里,才暫時緩下了腳步。
將士們一邊全力的清理已經攻佔的掌控區,一邊等著後方的建築大隊前來匯合,然後再次展開碾壓推進模式。
李定國還說,因為這裡大都是一望無際的大草原和大平原地區,修建最高等級的十萬畝一座的大農莊,極為合適。
因此,這裡的建築大隊民眾,沿著超級官道路邊,大肆修建的都是一座座面積達到了十萬畝的超大型生態農莊。
這些超大型農莊之中,也與內地不盡相同。
每一座大農莊,都有一個五萬畝的大牧場,專門用來放養大軍在推進過程之中,獲得的大量牲畜。
其餘的五萬畝,才是與內地的那些生態大農莊一模一樣的格局。
其實,這種做法,不是李定國的首創。
在曹變蛟帶著兩個軍團進入原來的朵顏三衛地盤,並且將它完全清理掌控住之後,就已經實行了這種不同於內地的十萬畝超大新型大農莊的修建。
畢竟,這大草原上面的,大軍進行大掃蕩過後,收穫的牛羊馬匹太多,必須要在十萬畝一座的超級生態大農莊之中,大肆修建一個個大牧場,才能夠安置下來。
這種做法,還是由朱由校制定,由各個護持關外皇家建築大隊行動的軍團,負責實施開來的大計劃。
一句話,因地制宜,總歸是沒錯的。
將來,在大明帝國掌控區域之中,這種大草原和大平原地區,一律施行這種新型超級大農莊計劃。
等將大明帝國北方和西方的千里方圓地域,被大明朝廷全部掌控住,將這超級新型大農莊和大官道計劃推行完畢。
毫無疑問,這些地方,絕對會成為一個個穩定繁榮之極的地區,為大明帝國提供無以計數的畜禽、戰馬、糧食……
到了那個時候,大明帝國從今以後,才是真正的兵精糧足,免除了所有的後顧之憂。
然後,就是朱由校的一統全國,再征戰全球的大計劃實施。
在沒有了任何錢糧的顧慮之後,加上大明帝國新軍那越來越強大的戰鬥力,越來越龐大的軍隊規模,越來越完善的武備……
那時候,大明帝國到底是如何的碾壓一個個敵人,朱由校也很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