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校決定,起碼在全面掌控這整個大西北之前,他是要對這整個大西北,實行全面軍事管控,採用有進無出的策略。
……
“到了麼?”
聽到軒子的報告,朱由校頓時精神一振,催著踏雪神駒白快步上前。
“這裡,就是曾經赫赫有名的土木堡?”
他站在一處土坡上面,望著前方那處於丘陵高地上面的軍堡,一時間有些愣神。
如今,這處地勢險要的軍堡,已經被近衛童子軍的將士們包圍住,炮營分隊,正在架設大炮,以逼迫那土木堡之中的將士投降。
不投降,等會絕對要發起炮擊,再一舉奪城的。
朱由校不著急,他知道,這座充滿了歷史悲劇的軍堡,根本阻擋不了近衛軍將士們的一波攻擊,就會被打崩潰逃。
只不過,現在他對眼前這高地上面的土木堡,很有感觸。
這土木堡,在明朝英宗年間,成為了讓大明帝國從此由盛轉衰的罪魁禍首。
明英宗是一個昏君嗎?
顯然不是,他還是一個文武雙全的難得好皇帝。
大太監王振,是想害死皇帝嗎?
這絕對不可能。
因為他的一切,都是依靠明英宗才得來的。
明英宗對他可是無比的信任,連軍權都交給了他。
這樣一來,害死明英宗和大明帝國的二十多萬將士,對王振來,並沒有半點好處,反而會讓他死無葬身之地。
後世記載的土木堡之變,明顯就是歪曲真正的歷史事實,由後來的那些大明文臣編造出來的偽造歷史,為那些所謂的“棟樑之才”文臣們,洗白白而已。
在土木堡之變之前,大明帝國是何等的強盛?
起碼在當時大明帝國周圍,沒有任何的敵人能夠匹擔
就是因為在土木堡之戰,被蒙古大汗也先和大明帝國的諸多文臣,一舉聯手坑殺了大明帝國的二十多萬精兵強將,俘虜了明英宗。
而諷刺的是,那二十多萬大明帝國的精兵強將剛剛死光,明英宗剛剛被俘虜,佔據了絕對主動權的蒙古大汗也先,居然立即退兵了?
這其中,沒有巨大的陰謀和貓膩,是絕對不可能的。
這一次戲劇性的大戰後,使得當時的大明帝國之中,幾乎所有的精兵強將一舉死光光,才有了後來的皇帝大權旁落,文官掌權,文貴武輕的病態模式組成。
這以後,曾經強極一時的大明帝國,立即快速的由盛轉衰,沒有過上多少年,就亡國了。
這就是因為那些號稱“棟樑之才”的文臣世家,一舉坑殺掉大明帝國當時幾乎所有精兵強將之後,得掌大權,將大明帝國徹底玩壞聊後果。
而這個後果,幾乎全是因為那些在明英宗之後,得掌大權的那些大明帝國幾代文臣造成的。
皇權旁落,皇帝在土木堡之變後,就基本上成為了那些文臣世家的傀儡。
他們爭權奪勢,都是為了撈錢,撈大錢。
在除去了那懸掛在諸多文臣頭上,隨時就會落下的皇權這把生殺大刀之後,他們肆無忌憚的過上了醉生夢死的生活,結果輕輕鬆鬆的就把大明帝國玩崩了!
所以,歷史上崇禎皇帝臨死前大呼:“諸臣誤國!下文臣皆可殺!”
這一句話,實際上是很有深意的。
這也是他在臨死之前,向上哭訴,上對大明帝國何等不公!
為什麼大明帝國,舉國養士,還盡是出些家賊和漢奸?
將死之人,其言也善。
只不過,這句話被後世那些所謂的磚家叫獸們,大肆曲解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