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菜齊備,樂聲戛然而止。各國使節紛紛站起向姬昌和兩位夫人敬酒。然後,向姬昌獻上禮玉。禮玉是這個時代最尊貴的禮品,王國之間,貴族之間多有禮玉互贈。
各方國使節贈了禮玉,紛紛回座。北周原少主姬奢見子期坐在原地一動未動,有意刁難挖苦道:“子期公子,不知你為侯爺怎麼了什麼禮物啊?”
子期一臉茫然,“禮物,不是早送過了嗎?”
姬奢不解地追問道:“什麼時候送的?我等怎麼沒看到啊?”
子期微微一笑,站了起來,“或說禮物,我大商王廷給西伯侯的禮物是最貴重的。先王文丁和當今大王,先後把兩位公主嫁到西岐,與西岐結為姻親之好。更把侯爺封為方伯,位列天下諸侯之首。若論王廷的寵信和恩澤,誰能比侯爺更尊貴?難道這不是最好的禮物嗎?”
子期說得冠冕堂皇,姬昌聽得這個心堵。
言外之意就是,你的一切的一切都是商王廷給你的,你牛什麼牛?
子期見姬昌臉都有些綠了,嘻嘻一笑,心說到火候了。
轉身對姬昌和兩位夫人施禮說道:“王廷的恩寵是王廷的,但子期做為後輩,準備了兩方最精美的禮玉獻給兩位姑母。”說罷,從懷裡拿出兩方早已準備好的精美玉佩,獻給少姝和太姒兩位夫人。
兩位夫人見玉色晶瑩剔透,溫潤滑手,立刻笑逐顏開,連連稱謝。姬昌見了,臉色才好看了許多。
子期見了輕輕一笑,心說,老子拿錢砸死你。隨後繼續不緊不慢地說道:“另外,王廷為侯爺準備了美玉三十六方,綢緞三十六匹,珍珠七十二顆。稍後,我讓內侍送到府裡!”
子期說罷,回到位子上坐下,眼睛都不抬一下,像餓了幾天似的大快朵頤。
姬嬕躲在屏風後面,悄聲說道:“表兄好壞!”小九用食指在臉上颳了刮,姬嬕臉色羞得粉紅。
子期吃相很難看,姬考看著他笑,也不好說什麼,斯斯文文地進食。殷商時代的烹飪技藝已經相當高超,而且已經掌握了各種調味品的使用,《尚書?說命下》有記載,商代烹飪調味有五種,鹽、梅、酒、飴糖、香料花椒。
各方國的使節忙碌這互相敬酒,當時的敬酒並不像後世的敬酒滿地亂跑,到處咋呼。而是語言交流,遙遙舉杯。只有子期一人旁若無物,只偶爾跟姬考談笑風生。
倉侯國王子倉胥對子期挖苦說道:“子期公子,我聽說上國乃禮儀之邦,怎麼在公子身上沒見到一點禮儀之相?難道不該給我們敬酒同樂嗎?”
子期聽他叫公子就不舒服,雖然當時王族和貴族子弟,也可以稱公子,但對方不叫殿下叫公子,就是是有意挑釁。
他坦然自若不疾不徐地說道:“當然,我們上國之邦豈能不知禮?你口口聲聲知道我殷商乃上國之邦,不先敬我上國使者,難道讓我上國使者先敬你這蠻荒之臣?雖說禮者,人道之極也!是做人的頭等大事,但也要看禮的對方是誰。對禮者而禮,禮尚往來。若是對牛馬而禮,豈不是與牲畜同類?”
倉胥被罵得面紅耳赤,又無言以對,氣得直咬牙。
昆夷國王子赫拓輕蔑地看了子期一眼,邊用手抓著一塊羊排大嚼特嚼,“子期公子的禮,只用在牙尖嘴利上,大家也不必計較,哈哈哈!”
雖說殷商時期,餐具和手食共用也不違禮制,但是赫拓會不會用餐具都在兩可之間。
子期呵呵一笑罵道:“父子共妻的蠻荒之族,天理人倫都不顧,也配跟我談禮嗎?”
昆夷族是後來匈奴族的祖先,父親死了以後,其妻妾除了生母以外,由兒子繼承,這一習俗一直到了西漢時期都依然盛行。
赫拓被罵得一塊羊肉噎在嗓子,咳不上來咽不下去,憋得臉色通紅。大殿上一陣鬨笑,赫拓羞愧得差點滿屋子找個地縫。
姬嬕在屏風後面氣得一跺腳,轉身就跑,小九急忙跟了回去。
宴席進行到一半,少姝和太姒兩位夫人也都先退下了。
大殿之上,各國使節都吃了子期的虧,沒人再敢招惹他。子期樂得清淨,跟姬考開懷暢飲。
宴席一直持續到巳時才散了,子期跟姬考告辭,剛要離開大殿,一個小內侍跟著他身後叫道:“子期殿下,慢走,少姝夫人請殿下到內宅。”
【青衣本章說】
義渠姓氏翟的讀音,南方讀作(迪),所以墨子的名字叫墨翟(迪),而北方讀作(宅),大家憑自己習慣,願意讀什麼就讀什麼吧。
義渠國方位於西周鎬京西面,做為狄戎的一支,還處於蠻荒時代的遊牧民族,只有王族是有姓氏的,而百姓是沒有名姓的,直到後來戰國時期被秦國親昭襄王剿滅,與秦國融合到了一起。
梁啟超認為昆夷和匈奴同支,所以有父妻子繼習俗一說。另外,這一民族直到西漢才有姓氏,所以書中人物只給了他個名字。這方面有專長研究的友友歡迎指正。
本章關於宴席的描寫也不是青衣憑空杜撰,依據《商代史》第七捲進行了考證,大家有興趣可以去看看,這裡就不詳細一一介紹了。
祝讀青衣《愛上蘇妲己》的友友們,生活愉快,家和萬事興,陪青衣一同走過《愛上蘇妲己》的遠古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