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章三院士
……
“沒關係,五年後,我們已經牢牢的把東盟掌握在了手裡。有它提供的龐大資源,供養‘女媧空間’的發展毫無問題!等到十年後,‘伏羲空間’將是一個不次於東盟的資源生產基地。所以,我們的路只會越走越寬!更何況有‘猛獁運輸艦’在,我們需要的資源可不僅僅侷限於地球。”
“是!”
忠叔點了點頭。
“現在我們最應該發愁的是新生人口還不夠多,而不是生育率太高。”頓了一下後,“女媧空間正常人口的生育率是多少?”
“不到2%!”
王錚心下了然,幾十年的計劃生育形成的習慣不是那麼好改變的。
“強制規定,每對夫婦必須擁有五個以上的子女,五個以上受獎,五個以下受罰!原則上任何人不允許單身;如果選擇單身,就必須撫養五個以上子女!堅決把太祖‘人多力量大’的真理貫徹到底!”王錚堅決道。
華夏五千年的歷史表明,無論是政治、經濟、文化、軍事,最後歸根結底的還是‘人’。人口的多寡直接決定了國家實力的強弱。有人才能產生足夠多的消費,有巨大的消費需求才能產生足夠大的市場,市場規模驚人則會產生經濟上的巨大增長,經濟增長就會帶來軍事和政治上的進步。最明顯的例子就是華夏和印度,華夏自不必說,在經濟發展早期,以及08年經濟危機的時期,龐大的勞動人口和巨大的內需市場,保證了華夏的發展和國內市場的平穩。
至於印度,儘管種姓問題,嚴重的腐敗問題,以及噁心的宗教習俗等重重難關阻礙了她的發展。但12億人口,仍然讓她看起來擁有巨大的潛力。而且5%的年增長率也確實不錯。
也難怪加拿大和澳大利亞制定出優越的移民政策,以圖填充各自國家的人口規模。
在忠叔點頭後,王錚繼續道:“吳老現在如何了?”
“經過這些天的瞭解後,整個人已經平靜下來。而且,我們提供的研究資料,也確實令他著迷。所以,現在他已經答應加入‘神農研究院女媧分部’了!”
“走,帶我去見見吳老!”
王錚點頭後,起身朝外面走去。
‘女媧空間’放在葫蘆谷,從棗花谷過去並不需要太長的時間。至於‘神農研究院女媧分部’,她跟‘桃源山莊分部’,‘暹羅分部’一樣,構成了‘神農研究院’的核心。至於漢中的‘神農研究院’,那只是擺在外面,給別人看的殼子。展示的都是一些已經進入市場階段的科研成果。類似,更先進的‘生物晶片’,‘第二代人工智慧’,‘高強度合金’;以及一些從神農系統中提供的資料中解析出來的分支科技,都在三大核心分院中,尤其是保密性足夠強的‘女媧分部’,更是重中之重。
……
吳文君,生於1919年,畢業於交通大學數學系,1949年,獲法國斯特拉斯堡大學博士學位;1957年,當選為華夏科學院院士;1991年,當選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2001年2月,獲2000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他的研究工作涉及數學的諸多領域,其主要成就表現在拓撲學和數學機械化兩個領域。他為拓撲學做了奠基性的工作;他的示性類和示嵌類研究被國際數學界稱為“吳公式”,“吳示性類”,“吳示嵌類”,至今仍被國際同行廣泛引用。
吳文君覺得自己活到98歲才作古,已經很滿足了。家庭和個人成就也沒有什麼遺憾的地方。唯一讓他覺得不捨得便是自己從事了一輩子的數學研究事業。
不過,在過去的幾十年裡,他已經用自己的知識培養出了很多優秀的學生,足以把自己的學識繼承下去,併發揚光大。所以,纏綿病榻,在即將故去的時候,他心裡是平靜而安詳的。
但老天彷彿跟他開了一個玩笑,就在他準備迎接死神到來的時候,卻意外得到了無法想象的生機!
外星文明!
作為科學工作者,骨子裡刻著華夏傳統勤懇樸實美德的他,對此並沒有過多的研究。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存在外星文明。但,在最近的一個月裡,親眼所見的一切徹底的顛覆了他之前的世界觀和宇宙觀。
之前不曾想象,也不敢想象的一切現在變成了眼前的事實。
“吳院士!”
年輕的聲音,打斷了吳文君心底的感慨。
轉過身,一個身穿白色T恤,黑色九分褲和棗紅色涼鞋,氣質沉穩,面帶笑容,深邃的眼神中透出一種威嚴的年輕人出現在眼前。
“你是…?”
“我叫王錚,我想他們應該跟您提過我的名字!”
王錚的言語中帶著尊敬。
對於那些政客、富商,出於禮貌,他會保持一種表面上的客套和尊重。但對於這些把一生心血奉獻給科研事業,尤其是這些捨棄了國外優越的生活條件,伴隨著國家走過最艱難階段的老科學家,他是發自內心的尊敬。
這也是他為什麼選擇保留吳文君的所有閱歷,沒有按照‘半生化人’的改造要求,去除記憶,保留知識,灌輸虛假記憶讓他們保證對自己忠誠的原因。
“你就是王錚?這所有一切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