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士卒聚在一起議論開了。
“你們聽說了沒,今日那運糧計程車卒,竟然抬著一條大蛇?”
“你這後生,入伍時間不長吧?這哪裡是蛇?分明是山中巨蟒,在有些人眼中,說不定能變成一條蛟龍,嘿嘿……”
“這位大哥,這蟒蛇如何能變成龍?”
“若有人說他是龍,那便是龍了……”
祁山大營中,諸葛亮和眾將正在議事,參軍馬謖突然從外衝了進來。
他向上首的諸葛亮行了一禮,臉上藏滿了止不住的喜悅。
諸葛亮卻是深知馬謖為人,知曉他不是那一驚一乍之人,此番如此衝動,定有變故,率先問道:“可是那運糧隊到了?”
大軍出征,因蜀道難行,諸葛亮令每名士卒隨身攜帶約十五日干糧,此時攜帶的乾糧已快用盡,若運糧的隊伍抵達,正好解了燃眉之急。
馬謖笑著回道:“丞相料事如神,正是那運糧的隊伍到了。”
“不過此番卻是出了一件稀奇事,那運糧隊在半途遭遇魏軍騎兵截糧,損失嚴重,有一小隊為了躲避魏軍,藏身於一處洞穴中,竟遭遇到一條罕見的巨蟒襲擊,沒曾想……”
“那巨蟒渾身灰褐色,有水桶粗,長約六七米,一口能吞下一頭牛犢,卻不曾想……嘿嘿!”
營中眾將皆南征北戰多年,也是見過世面的人物,不過一口能吞下一頭牛犢的巨蟒卻是不曾見過。
此番見馬謖說的新奇,每到關鍵處,又猶猶豫豫拖拖拉拉好不利索,不由得被勾起了好奇心。
魏延便忍不住搶先問道:“參軍言語怎滴這般不乾不淨,是不是有我軍將士被那巨蟒吞食?”
魏延問完後,營中平白多了一股蕭瑟之氣。
頓時就有其他將軍急了,竟忘了此時還在議事中。
站在魏延旁邊的另一員大將王雙也跟著問道:“參軍不會在誇大其詞吧?真有這等巨蟒?我卻是不信。”
馬謖見勾起了所有人的好奇心,頓時有意賣弄道:“若是不信,大可親自一觀,那巨蟒被我軍一力士用兩根長槍擒殺,屍體此刻正擱在大營中。”
竟有這等事?
眾將紛紛不在淡定,左顧右盼搖頭接耳起來。
諸葛亮卻是領軍征討過南方四郡。
這巨蟒大多生長在高山峽谷中,越是靠南地界,越是常見。
漢中以北,雖靠近秦嶺和大巴山。
如此大的巨蟒,還是頭一次聽見。
諸葛亮見眾人紛紛起鬨,也收了繼續議事的心思,那魏延不等他吩咐,便搶先領著眾將出了大廳,竟要親自去觀那能一口吞食掉一個牛犢的巨蟒。
他跟在身後,也不阻止。
倒是馬謖察覺出諸葛亮的異常,在一邊小心的問道:“丞相,如今巨蟒現世,那擒殺巨蟒的力士也出至我蜀軍大營中,此乃天地異象,丞相何故憂心忡忡?”
諸葛亮雖治軍嚴厲,但對身邊人從來都是和藹可親。
馬謖素來與他親近,且相識多年,二人之間雖一個是丞相,三軍統帥,一人為參軍,實則情同師生。
諸葛亮見他問起,也不避諱,直言道:“如今正是北伐的關鍵時期,憑空竄出來個巨蟒,更是半途欲吞食我蜀軍運糧隊,我怕那些朝中大臣聽聞後,又會向陛下勸諫,曰天道不利於北伐,平生事端啊。”
馬謖自然清楚諸葛亮的擔憂。
他沉吟了半響,突然一拍雙手道:“丞相常言,福兮禍所依,禍兮福所伏。此事雖初聞之下是天降警示,但運作一番,卻能變成天降祥瑞。”
“學生曾聽山中老獵戶言,魚躍龍門,蟒生單角,化蛟為龍。”
“如今,那擒殺蛟龍的力士,便是我蜀軍的一員,不弱……”
諸葛亮也是極其聰慧之人,馬謖的一番提示,直接變害為寶,化兇為吉,深合他意。
兩人也不言語,隨前方的將士一起,很快來到了大營中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