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軍卻是越說越有信心。
他今日的這一番說詞,本就源於諸葛亮。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也不怕不和正主心意。
“這第五路大軍,自是來至東吳孫權……”
曹軍話剛出口,一邊的馬謖卻揮手打斷道:“那東吳剛和我們結下盟約,何況唇亡齒寒的道理他也不是不懂,如何行此背信忘義之事?”
曹軍瞪了一眼這位諸葛亮的好學生。
知他出至荊襄世家,兄弟五人,皆有才華。
其中“馬氏五常,白眉最良”指得就是馬謖的四兄馬良。
馬謖是老么。
從小耳濡目染之下,胸中也藏有一些韜略。
尤其好論軍計,深得諸葛亮器重。
曹軍更知他不過是溫室裡的花朵,一見驕陽,便會暴露在烈日之下,誇誇其談可以,出使東吳也可以,但不能讓他單獨領兵。
否則會暴露出身上的所有短板。
先皇劉備也對他有過評價,“馬謖其人,言過其實,不可大用。”
但此時對方深得諸葛亮器重,而他只是一來路不明的樵夫,斷不可與他為敵。
“閣下豈不聞,國與國之間,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
“若曹丕遣使赴建業,與吳王修好,許他滅蜀之後,平分益州之地,你說他會不會心動?”
“還是閣下覺得,把蜀漢的安危,寄託在孫權的私心上?”
曹軍雖不想得罪他,言語之間卻是半步不讓,十分犀利。
那諸葛亮也被曹軍的一番新鮮說詞,惹得沉思起來。
“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確實有趣!”
他搖了搖羽扇,對曹軍說道:“你且先去門外等候,一會我自會再次召見與你。”
馬謖見曹軍被諸葛亮支開,雖知這人的一番說詞有理,但他並不認可。
反而從曹軍身上感覺到了一股濃濃的威脅。
諸葛亮素來愛才,心中已然意動,證明曹軍剛才的一番說詞,深合他心意。
原本,曹軍今日扮演的角色,本該屬於他馬謖。
他從曹軍言語中挑不出漏洞,卻緊抓著曹軍來路不明的身份不放。
“先生,那樵夫來路不明,何況還姓曹名君,曹姓可是曹魏的國姓,焉能斷定他不是對方派過來的奸細?”
諸葛亮卻是哈哈一笑,“幼常啊,你素有急智,此番卻被他逼入了牆角,一葉蔽目,不見泰山。”
“若對方是曹魏派過來的奸細,應該謹言慎行低調行事,不會主動來丞相府獻策,更不會取一個如此顯目古怪的名字?豈不是自爆身份?”
“所以,他斷不可能是曹魏的奸細。”
“至於身份不明這一點,我自會派人下去細查,你且與我準備一番,我連日稱病罷朝,我主肯定急了,定會親自前來問計,說不定此時已在過來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