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說,這老頭就是黃承彥。
老黃頭在三國出場的次數不多,但每一次都是極其高調,哪怕他並不想。
第一次出場是在劉備二顧茅廬之時,他暖帽遮頭,狐裘蔽體,騎著一驢,後隨一青衣小童,攜一葫蘆酒,踏雪而來,小橋之上,口誦《梁父吟》,誤得劉備以為他是諸葛亮,趕緊滾鞍下馬,施禮向前,鬧了一個大大的烏龍。
第二次出場則是神仙般出現在諸葛亮佈置的八陣圖中,以一個老好人的姿態釋放陸遜,使得陸遜拜謝不已。
事實上,他義釋陸遜不過是諸葛亮的安排而已。
妖師諸葛亮早早預知,如果東吳大將能率兵攻打至此,哪麼西蜀東吳的矛盾已經大大激化,因此設此八陣圖石陣在此,阻止東吳西侵。
同時也給東吳大將一個緩衝思考的機會——鷸蚌相爭,誰人得利?
陸遜同志在入陣前——引得勝之兵,往西追襲,大有痛打落水狗之意;出陣後——即刻下令班師,料敵於北,斬敵於南郡。
陸遜這兩種截然不同態度的轉折,就是因為被八陣圖石陣困住無聊,思索,悟明白了這天下大勢。
陸遜已經明白,即便西進並滅了西蜀,那時同樣元氣大傷的東吳根本無法單獨相抗北方魏狼,那麼東吳必將必將步塵西蜀。
三國鼎立的局面不可改變,改變則死。
憂國憂民的諸葛亮自然早早明白這個形勢,所以他一直反對劉備東征——贏了會滅國,輸了會沒了氣運。
可諸葛亮雖然聰明,但卻哪能明白“桃園三結義”的兄弟情義?
“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願同年同月同日死”,劉備不是說著玩的——“朕不為弟報仇,雖有萬里江山,何足為貴?”
劉備哭哭啼啼一生,臨老終於男人了一回。
男兒大丈夫有所為,有所不為——劉備要打東吳,這一點是誰也無法阻止的。
這時諸葛亮明白事情無可逆轉,所以就讓他岳父早早守在八陣圖附近,待老虎入坑時,再來放虎歸山。
老黃頭是襄陽名士,見識非凡,自然明白這個道理,更知道這事必須由他來做不可——女婿諸葛亮再怎麼也是幫著老闆劉備打工的,怎麼能明目張膽放走殺死老闆兄弟、讓老闆超級難堪的陸遜?
再則,要是由萬人迷諸葛亮親自出面放走陸遜這個舉國公敵,不說還沒死的劉備怎麼想,就是老百姓也是斷斷無法接受的。
所以由黃承彥這個名士隱士出面,那實在是再好不過的事情了。
陸遜明白了下來的三國大勢——從下來的戰略安排可知,也接受了諸葛亮的人情——要不是諸葛亮授意,老黃頭你無聲放人就好,何必表面自己是諸葛亮岳父的身份,還詳細解說八陣圖的變化以及作用等幹毛?
我老黃乃平生好善——呵呵……
不管怎麼說,老黃頭還是成功地將釋放陸遜之功攬到了自己的頭上。
但是現在——王小二豈能還請讓他搶功?
這他麼的要是老黃頭放了陸遜出來,陸遜還不領兵就走,緊急回擊曹魏,哪還有王小二什麼事?
追上去讓他跟著王小二去未來闖世界?包準陸遜的寶劍要見紅。
馬丹,人家混得好好的大都督,誰他麼跟你去一個未知的地方瞎混?
“嘿,老先生,幹嘛去啊?”王小二從山坡石堆中站出,咧著八顆牙齒,儘量釋放出自己的善意,生怕將這老黃頭嚇掛。
可他低估了老黃頭。
老黃頭只是好奇地打量了他一下,笑了笑算是回禮,指了指亂石陣道:“我去叫一下那幾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