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知名度最高也最廣的許長歌,價格是最高的。
個人出場費高達五千萬,剩下的三人比之要差上許多。
但最低也高達兩千萬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四位導師的轉椅就花費了近四百萬,簡直是…奢侈的享受。當然這玩意也很重要,畢竟出鏡率超級高。
很多鏡頭都會對準著這四張轉椅,以及它背後的四位導師。
…
……
天意文化獨立製作《華國好聲音》,屬於製播分離。
然而製作之後,是需要找一個播出平臺的。
《華國好聲音》作為一個準現象級的節目,自然是受到無數電視臺和影片網站覬覦的。可真正有能力爭搶的電視臺和影片網站,是有限的。
值得一提的是,製播分離有三種主流合作模式。
第一種,是內容承製模式,也是最基礎合作模式。
播出方作為內容的需求方,提供製作資金、播出平臺,承擔廣告招商與宣傳推廣等工作,製作方提供內容的策劃創意與製作服務。
但這玩意兒要播出平臺承擔內容的全部投資風險,而製作方只以製作費差價作為利潤。
是低利潤回報的合作模式,這跟天意文化是不搭邊的。
還有就是雙方合作的聯合制作經營模式。
這種模式大多需要製作方進行製作費的墊資,但需要對墊資的屬性進行明確界定。
是墊資還是投資?
如果是墊資,就好像是為播出方提供了一筆低息甚至免息的過橋週轉資金。如果是投資,就意味著製作方是內容版權的擁有主體。當然播出方一般會擁有該媒體領域的排他性版權,但對於IP的歸屬與開發,製作方會成為運營與收益的主體。
剩下的主流合作模式便是對賭模式。
製播雙方以節目收視率作為對賭標的,以節目龐大的廣告收入作為對賭籌碼,根據節目收視率的達成指標來分配廣告收入這個蛋糕。
內容很複雜,榮意是搞不懂的。
他這位甩手掌櫃不管這些,不會外行指導內行。
專業的事交由專業的人員去做。
收視什麼的,利潤什麼的…都會摳細節反覆磨,最終定下合同。
再說了,這是天意文化獨家投資製作的節目。
該節目高昂的製作和推廣費用,可不是一般的電視臺能承擔起的。
同時,製播分離是需要播出平臺購買播放權,而天意文化對外播出的售價可不低。至於播出平臺的電視臺怎麼獲取利潤,榮意不管。
反正合作共贏就完事了。
得讓對方有賺頭,又不至於過於眼紅天意文化的高收益。
要是瞎搞,榮意不介意換個地方。
對了,第一季《華國好聲音》的播出平臺,正是榮意所在的魔都電視臺,也叫番茄臺。
藍莓芒果兩大水果流氓,報價也極高。
可誰讓榮意偏向於番茄臺,並且對方給的報價和支援力度都很高呢!倘若價格相差甚遠,那榮意才不會偏袒。
就好比一百塊跟五十塊的區別並不大。
可放大一百萬倍,一億跟五千萬的區別就是天差地別了。
自然是跟錢多的合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