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重要的是他以前吃了音樂平臺和影片網站獨家版權的苦果,經常得換平臺找歌或影視劇。開會員VIP的錢倒不是問題,但嫌麻煩且反感。
“專輯還是全平臺釋出吧,而且相較於付費模式,我更想要…”
榮意的話還沒說完,就被李琳打斷了:“不行,免費不行的。”
“之前《光榮》是宣傳曲,免費很正常,可你這專輯絕不能免費。不僅僅是利益相關,因為憑藉專輯銷量,最低就能獲得上億利潤。”
“啊?上億?好像也…挺多的。”
榮意有時候會無意識忽視他身份所帶來的變化,那便是有關於他的一切,基本都存在價值。
“其實我知道免費模式會讓你的專輯歌曲傳唱度變得很大,那你的代言和商務行程非常容易賺大錢的,那才是利潤大頭。”
平臺銷售,還得分平臺錢,而代言和商演只要交稅就行了。
“專輯付費銷售的錢也很多,可並非是我不同意免費的關鍵所在。”
“首先現在的樂壇江河日下,如今能打的歌基本上還是一二十年前的,近些年只有小部分爆火的歌才佔有一席之地。如果你這張專輯免費了,那別人專輯質量遠不如你還收費,會不會被群嘲?到時候你便是別人的眼中釘肉中刺。”
“更重要的是,你需要為如今的音樂付費市場做個好榜樣,培養那些聽眾對音樂付費的習慣。”
榮意瞬間懂了。
以前大部分聽眾兜裡沒啥閒錢,也不認可聽音樂付錢的觀點。網上一搜一大把的免費歌曲,為啥要花錢呢?
而只有少部分人支援正版,壓根就養不活人,導致音樂行業的從業人員到了青黃不接的地步。
如今上面重視版權問題,聽眾手裡也有閒錢,開始重視精神食糧了。可問題是樂壇早已陷入泥沼裡,無力迴天。
這便是因果。
前人不栽樹,後人怎麼乘涼?
就像是網路小說都能免費看的話,那麼作者們還會花心思琢磨作品嗎?完全變成快餐文化,網文質量下降是可以預見的。
“行,那就選擇付費模式吧,但得有免費試聽次數,具體問題就由琳姨你聯絡平臺方面吧。”
李琳點頭,這是她應該做的。
“對了,你專輯封面拍完了,接下來就該製作實體唱片了,那數量方面你有沒有想法?”
“首批就定一百萬吧,然後再根據需求而定吧,畢竟現階段都是主打數字專輯。”
“那倒是,現階段實體唱片很難賣。”
“至於價格方面跟市場齊平,數字專輯定價15塊,單曲購買2元,而實體唱片的話就定80塊吧。另外你到時候還需要舉行幾次唱片籤售會,算是給粉絲的福利,也算是對專輯製作廠商和承銷商的交代。”
別看定價相差甚遠,可能實體唱片所產生的利潤,並不確保比數字專輯多。畢竟數字專輯可以大批次購買,而所帶來的只是一堆資料,並不佔地方。
粉絲們的瘋狂,絕對超乎想象的。
“另外《悠閒的生活》綜藝發來了邀請,要不要接?還有幾個採訪邀約以及明星訪談節目。”
榮意:“……”
以後他要是再發音樂大碟,他就是狗!
“接,都接。”
錄歌拍MV,拍封面,採訪節目通告籤售會等等,哪個不需要大量的時間啊?可自己選的路,跪著也得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