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歌壇的救世主,現在不是,以後也照樣不是。任何一個行業,壓根就不能靠一個人解決問題的。
以一人之力,也不可能挽救歌壇的衰落。
那需要靠全體從業人員,包括但不限於歌手,作詞作曲人和音樂人投資人,以及幕後工作者等等。還有最重要的組成部分,那便是聽眾。
聽眾相對而言是純粹的,歌曲好聽支援,不好聽則反之。
作為音樂人可以根據聽眾的喜好創作歌曲,也可以從自我出發。
不管是流行還是古典,搖滾還是民歌,口水歌還是網路神曲,聽眾們喜歡聽願意聽就行。
但作為音樂人得有底線,詞曲裡展現出扭曲的三觀和敗壞的道德是不被允許的。
…
而我寫歌的目的很簡單,喜歡音樂,也想要唱給大家聽。給柳小夏章月是為了公司的發展,而給朋友寫歌,是他們給了很高的酬勞啊。
我是歌手,也是俗人。
對了,在我得知這一篇極盡吹捧我的文章之前,還在埋頭編寫新劇。至於新劇什麼時候與大家見面,暫未定下來。
另外,我還得說一句。
《情書》的成功,不僅僅是許長歌這位歌手以及我這位詞曲作者的緣故。還有編曲錄音調音樂隊和後期製作,營銷宣傳等幕後團隊及音樂平臺等方面合力而為。涉及到方方面面,因為一首歌不可能是憑空出來的,一首歌的成功不是偶然,但也不是必然。
我是歌手榮意,我不是歌壇救世主。”
榮意一開始是沒打算回應的,可那個九百萬粉絲的微博大V的文章的影響力是愈演愈烈。
榮意粉絲見狀便吹捧自己的偶像,也有一部分黑粉趁機玩捧一踩一的套路。尤其是踩許長歌來捧榮意,自然會引起很多不明真相的人的反感。
支援與反對聲齊飛,渾水摸魚者眾多,節奏也越來越大。
最終榮意不得不出來解釋。
‘歌壇救世主’這頂帽子,榮意不能戴也不敢戴。
更不會因此沾沾自喜,反倒是避之不及。
他不想被神化。
……
…
這場風波在天意文化聯手許長歌,將其壓了下去。
當然在此之前,榮意也跟許長歌解釋了一下,這並非出自於天意文化的營銷手筆。要是讓他誤會,可就不好了。
不過許長歌又不是第一次混圈的,營銷通稿或正常還是能分得清的。更何況他也明白一件事,只要榮意不傻,就不會接受‘歌壇救世主’這個稱號的。
往好了說,肯定是天大的榮譽。
但往壞了說,這便是恨他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