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流雲渡
經此風波之後,地字號一整層都安靜了不少,甚至有從五人客房前經過的人,大氣都不敢喘。那可是神仙人物,誰嫌自己命長啊。
其實不光地字號這一層,更加驚懼的是天字號客房的房客。
此次乘靈舟的有很多都是去太華宗碰運氣的,太華宗每三年招收一次弟子,每次知道訊息的人都是削尖了腦袋往前衝的,畢竟宗字頭山門,世間九州也就十三個,如果有幸成為入室弟子,說是一步登天也毫不為過。
即便是隻得個記名弟子,在這山上修士面前也能橫著走。
太華宗近幾屆招收弟子的條件,在宗字頭山門裡不高,甚至可以說很低,只要年齡在十五歲以內,道心考核達到中等以上,基本都會被招進山門。
至於身世背景、家族聲望、貧富貴賤等等,一概不問,進了山門,只要遵守宗規,就是名副其實的太華子弟了。
天字號房客之所以比地字號房客更加驚懼,是因為他們更明白一個天人境的分量。
近幾天從天字號一層前來拜訪李錦祖孫的少說也有十幾撥兒了,有拉攏的,有混臉熟的,更多的是拉關係的。如果能跟一位天人境的神仙攀上關係,以後無論走到哪,那都是一份保障。
這位大神仙連理都懶得理,可這幫訪客一點不覺得丟面子,把見面禮放在門口,畢恭畢敬的吃閉門羹,還吃得挺享受。
畢竟是高人嗎,有點架子也正常,如果真開了門,這幫訪客都不知道跟這位大神仙說點啥。
這幾天最難受的是“哎嘿呦”,每次跟劉文出去玩的時候都跟山下王朝的公主出行一樣。
別人看見她的時候,遠遠的就自行讓出一條道,買東西的時候沒人敢收錢,甚至只是看兩眼,都沒打算買,這些店鋪老闆都往她懷裡塞,這街逛得那叫一個揪心吶。
唯一能讓她還算安心的就是朱叔叔和兩位劉哥哥了,三人對她還跟之前一樣。
自從李錦出手之後,“哎嘿呦”就出去逛了兩次街就說啥都不去了,心累。
憋得實在難受了,就找劉文和劉問下棋去。圍棋肯定是不下的,太累人,跟劉文學了一種劉文家鄉的下法:棋盤為橫豎各五條線組成,每人五顆棋子,都放在自己一邊最底端的線條交匯處,每次只能走一個格子,當自己一方有兩個挨著的棋子,而對方只有一顆棋子並且在己方兩顆棋子前,那麼己方就可以提掉對方這顆棋子,輸贏方式是提光對方所有棋子。
時間就這樣在兩個大人的喝茶和三個孩子的下棋吵鬧中過去,這一過就是半月有餘,這天靈舟終於抵達了坤吾州太華宗渡口。
宗字頭以上的山門都有自己的靈舟渡口,並且也有自己的靈舟,只不過能乘這種靈舟的,基本都是本宗弟子。
靈舟開始減速下降的時候,朱枚給李錦便帶著三個孩子站在了地字號觀光臺上。
此時三個孩子看著眼前的情景,有些激動。放眼望去,太華山像是一條伸開向上的仙人手臂,靈舟此時準備降落的渡口是手臂的一端。
沿著手臂而上是一個巨大的手掌,接連五座仙氣環繞的巨大山峰,中間山峰最高,兩邊各有兩座山峰略低於主峰。
這就是太華五峰,中間一座名為太華峰,其餘四座從左至右分別為:小竹峰、蔚然峰、流霞峰和少華峰。
正當眾人流連於眼前美景,靈舟已經停靠穩妥。可讓人奇怪的是,竟然沒有人從靈舟上下來,大家都不約而同地看向地字號觀景臺,更確切的說,是看向觀景臺上的李錦祖孫二人。
李錦此時也有所察覺,搖頭苦笑,帶著孫女和朱枚三人率先下了靈舟。
地上負責接待的管事是個玲瓏心,一眼便瞧出端倪,也不說破,對率先下船的五人抱拳致意。
之後朗聲對眾人說道:“本次我太華宗招收弟子一事定在三天後,諸位前來參加此事的,可以在渡口客棧休整三天,在此之後可自行離開。此三天內,沒有接到邀請,不得擅入山門,違者,後果自負。非參加弟子招收事宜的,補給過後,速速離去,不得逗留!”
管事之人這話說得毫不客氣,在場之人卻沒有覺得任何不妥或被冒犯,這就是宗字頭山門的底氣。
說完之後,接待管事轉身化做一道流光,直向山門方向劃去。
靈舟上眾人這幾天也被這種壓抑的七分壓得夠嗆,好不容易能遠離這種環境,自然是不用人說,紛紛散入渡口,惹不起躲還躲不起嗎!
此刻若有細心人就會發現奇怪的一幕,李錦沒有率先開動,而是望向朱枚,並且側身向外挪了一小步。
朱枚點頭致意,竟是率先起身。
“咱們先找個落腳處,然後帶孩子們在渡口轉轉?”朱枚詢問李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