卯正時牌,聽得西山大營三聲炮響,一隊隊憲兵頭戴白盔,身揹著步槍順序出營,沿張家灣驛道佈防,每隔二十丈一道彩坊,中間三步一崗五步一哨,彩坊兩邊各站一名軍官,按劍挺立分段指揮,所有的軍士都是一色簇新的軍禮服,煞是威武森嚴。
過了一會兒便見幾個錦衣衛軍士由西南官道打馬飛奔入城,料是正德軍中派人入城聯絡。不一時,便聽城中拱辰臺鳴炮三聲,鐘鼓樓齊撞響了,各個寺院大鐘立刻相互遙遙相和。幾乎同時,張家灣那邊畫角齊鳴,軍樂高奏,前頭五百名校尉頭戴大簷帽,身著筆挺的新式軍禮服,帶著白色手套的雙手整齊劃一,甩步而出。
這五百儀仗隊猶如一人抬腿甩手動作如一,”誇誇誇”的整齊步伐把個柏油馬路踩得一震一顫,五百人竟然走出了千軍萬馬的氣勢。緊接著是一聲嘹亮的銅號過後,“咚……咚……咚”有節奏的鼓點響起。一百八十匹健馬拖著三十去門野戰炮炮車隆隆而過,也真虧了那些駕車的馭手,這些高大的安德魯西亞馱馬連馬蹄子都齊刷刷踩著鼓點子上,動作劃一,煞是好看。
如此恢弘的氣勢,道旁的人們已經看怔了,鄭紀、林俊等人一個個伸長了脖子,臉上都是興奮,好奇地看著眼前難得一見的場景。又一聲悠揚的銅號響起,這表明皇帝的儀仗已出,轉頭看向西山軍營,只見前頭是八十面龍旗,由八十名平均身高八尺的大漢將軍排成六列縱隊擎著過去。
緊接著是八十一乘九龍曲蓋,一色米黃色,只最後兩個一翠一紫,為“翠華紫蓋相承”。華蓋後兩長隊禁軍軍士走得很從容,由八面門旗導引,八面金鼓旗,八面翠華旗,八面銷金小旗,出警入蹕旗各一隨後,一百二十名軍士舉著金鉞、臥瓜、立瓜、鉞斧、大刀、紅鐙、黃鐙源源不斷開過。
鄭紀等人已經等了一個多時辰,巴巴地望眼欲穿,眼見五花八門的儀仗徐徐開過又足有一刻,還不見正德皇帝的影子。正發急間,便見八十一名身著錦衣衛軍服的軍士護著纛車過來。
纛車是一輛六輪馬車,造得異常寬大,由十六匹如大象般的夏爾馬牽引,車上四角站著四名護纛將軍,都是軍中將軍級別的軍官,只見他們昂首瞋目按劍,活似中嶽廟裡的四大金剛,車中纛旗旗杆有兩丈餘高,赤紅流蘇明黃鑲邊,寶藍底色的纛旗足有丈二長短,上寫著三行斗大的黃字:
大明帝國至尊無上
天下兵馬三軍統帥
正德皇帝陛下御駕
在燦爛的陽光下熠熠生輝。纛車後才是正德皇帝的中軍儀仗,卻是三十六名穿著校級軍官軍服的御前侍衛統一騎著黑色的阿拉伯馬先行,後邊幾十名中軍護衛抬著天子尚方劍,擎著明黃節鉞,簇擁著坐在御榻上威風凜凜的正德皇帝朱厚照,只見這位皇帝陛下雙手撐在一把天子劍上,神情剛毅,表情嚴肅。他雙目凝視著前方,旁邊卻並沒有別人陪著。
坐在御榻上的朱厚照並不像眾人看到的表面那麼平靜。他此刻的心情是心潮澎湃,思緒萬千,無比激動的!齊王朱厚煒在賀電中祝賀說他開創了一個新時代,並且強調歷史將在這一刻銘記他的豐功偉績,鑑於此,留守的朝廷官員一致透過決議,將為他安排一次史無前例的盛典。一句話,今天皇帝將與民同樂!這將載入史冊。
這無疑滿足了正德的虛榮心。朱厚照想想都覺得激動,史無前例的盛典啊!朱厚煒昨夜趕到軍營詳細向他彙報了整個慶祝活動的安排,兩年不見的皇太子也趕來陪他講了一夜的話。對於即將開始的典讓朱厚照很期待,為此,他幾乎激動得一夜都沒有睡好,寅時就醒了坐在榻上,一直等到現在。
此刻他努力把身體挺得筆直,一動不動保持著皇帝的威嚴。他要把最好的形象留給他的子民,讓那些明聯邦朝貢使節看一看,這才叫大國氣象!三月初他從錫蘭班師回朝。進入馬六甲後正德皇帝就開始視察沿途城市。
每到一處都是黃土墊道,香燭鮮花迎送。艦隊一路停靠蘇門答臘、淡馬錫、巨港、呂宋、納土納、廣州、廈門、亭林、連雲港、最後直抵天津。從入境到出境都是當地國王、總督或巡撫親迎親送、行跪拜禮吃御膳,禮敬如對神明。
從南亞到東南亞,行程萬里。沿途各國饋贈的“儀程”堆山積海盈庭積屋,總計價值數百萬銀元,各種奇珍異寶堆積如山,隨行的馬車根本無法全部攜帶,目前都暫存各地藩庫,有專人看守。齊王已經派專人去清點以後再帶回來。
此刻千乘萬騎簇擁著他,金碧輝煌的御用馬車左右,論千論萬的百姓香花醴酒望塵舞拜,走到哪裡,人們都像倒伏的麥田一樣五體投地不敢仰視,每過一處,“萬歲”的歡呼聲如同山崩海嘯……這風光,這排場,這榮耀自古以來,哪一位皇帝享受過如此盛大的典禮?
正德皇帝掃一眼前頭,只見龍旗蔽日,環顧左右,金戈輝煌,全都因為自己的蓋世功勳,得勝回朝來了!正德皇帝努力緊繃著臉,保持著嚴肅的表情。否則的話,按照他的個性,肯定會大笑出來,如果那樣的話,那就有些不合時宜了。因此,他盡力抑制著內心的激動和沉醉,龍袍外套著金燦燦的黃金鎧甲,明黃絲絛束著黑紗戰袍和金色頭盔上的孔雀花翎在微微的薰風中飄動,目光炯炯凝視著愈來愈近的那熟悉又陌生的北京城。
整修一新的西直門大廣場,到處花團錦簇,裝扮得美輪美奐。城門前三百餘名禮部司官,遠遠望見纛旗,待到御駕靠近金水橋,從齊王、皇太子開始,內閣閣臣、六部尚書侍郎到文武百官,整齊劃一黑鴉鴉跪了一片,隨著司禮太監李榮的指揮齊聲高呼:
“恭迎吾皇得勝還朝!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不管是城裡城外,城上城下,還是廣場四周,所有人都呼啦啦的拜倒在地,近十萬人一同高呼,“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的聲音響徹雲霄,這聲浪如山崩海嘯,震得城門樓上的玻璃窗都嗡嗡作響。
馬車在離城門口一箭之地停了下來,朱厚照慢慢的站起身來,他高舉右手朝四下揮動,然後輕咳一聲,說道:“眾愛卿免禮,眾百姓平身”,他的聲音隨著安裝在馬車上的高音喇叭,遠遠的向四周傳了出去,這是登萊科學院剛剛投產的高科技裝置——音響裝置,為了今天的大典,特意趕製出來的。這聲音猶同龍呤聲震四野,宛若一道霹靂,既然蓋過了所有人的歡呼聲。每個人清晰的聽到了皇帝的聲音,眾人一愣,然後大聲歡呼:
“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大明萬歲萬歲萬萬歲!”
歡呼聲中,齊王率眾而出,在他的先導之下,李東陽、費宏伴隨左右,他們踩著軍樂隊有節奏的鼓點,走到御駕前,三人單膝跪地,朱厚煒高舉雙手,朝著正德皇帝大聲唱道:“臣弟齊王朱厚煒,率文武百官為皇帝陛下賀!恭請吾皇登車檢閱三軍儀仗!”
“齊王監國辛苦,眾愛卿保障大軍辛苦!此次立功者,朕將不吝封賞!宣齊王、首輔登車,陪侍左右,隨朕一起檢閱我大明雄師。”
“謝皇上!”
隨著城門樓上一百零八支整齊劃一地吹出禮號,正德皇帝在齊王朱厚煒和首輔李東陽的陪同下,登上檢閱車,這是一輛敞篷馬車,由八匹夏爾馬拉動,正德皇帝站在最前端話筒的後面,齊王和李東陽分立左右稍後的位置。
馬車向左邊駛出金水橋幾十步,然後在兩百多米寬的西直大道起點停下,只見皇太子一身戎裝,騎著一匹雪白的阿拉伯馬從檢閱部隊方陣前駛過,一路打馬如飛,身手矯健,馬術嫻熟。看得正德的嘴角微微翹起,他很滿意皇太子的表現。朱載康來到馬車前十步外,一伸手勒住韁繩,戰馬前蹄騰空而起,隨即穩穩地停了下來。
皇太子端坐在馬背上,行了一個標準的軍禮,然後手持儀劍,在空中挽了一個劍花,豎在胸前一拳之外,用最大聲音請示:“兒臣朱載康啟奏大明皇帝陛下:大明三軍儀仗隊,大明南征軍將士,已經列隊完畢,請您檢閱!”
“開始!”正德皇帝鄭重地還了一個軍禮,鏗鏘有力答道。
“遵旨!”朱載康再次用最大聲育回答。
只見他撥轉馬頭,讓馬繞過車頭,停在檢閱車的右後側,然後他舉起儀劍向前一指,隨著一陣急促的鼓點聲,八百人組成的軍樂隊奏起了《大明皇帝進行曲》(剽竊自《我們的隊伍向太陽》),二十多個方陣整整齊齊列在西直門左側道旁,檢閱車路過每一個方陣,正德皇帝都要大聲問候:
“將士們好!”
“皇上萬歲!”方陣眾軍士齊聲應答。
“將士們辛苦了!”
“為百姓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