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大明皇弟 > 第九十四章該死的祖宗家法

第九十四章該死的祖宗家法 (第1/4頁)

推薦閱讀: 跨世強兵

這天巳時剛過,一名小內侍就跑來乾清宮知會朱厚煒,說張太后讓他馬上去一趟慈安宮,皇太后有事和他商量。打發走傳訊的內侍,朱厚煒把手頭緊要事向秉筆太監作了交代,便踅步過去。

張太后這些年來很少出現在公眾場合,自從弘治皇帝駕崩後,她開始篤信佛教,剛剛抄了一遍《心經》,這會兒正坐在花廳裡休息。穀雨之後,京城裡這兩天豔陽高照,春深如海。宮裡頭各色人等早就換下了厚重的冬裝。

張太后今個穿了一件以緋綢滾邊的玉白素色長裙,盤得極有韻致的發鬏上,斜插了一支“鬧蛾”,這是這兩年才興起的宮眷頭上飾物。所謂“鬧蛾”,就是草蝴蝶。有時鬧蛾也用真草蟲製成,中間夾成葫蘆形狀,豌豆一般大,稱作“草裡金”,一支可值二三十金幣,價格著實不菲。

不過現在朝廷的財政狀況幾乎是每五年就要翻一番,宮中內庫的收入也很充足。手頭上寬裕,後宮裡的女人們不管是主子還是宮女穿著也越來越講究,深宮大內閒的無聊,便想盡了辦法打扮自己,女人愛美,人之常情。就連皇太后也不能例外。朱厚煒進來,只匆匆一瞥,張太后打扮得不倫不類的,差點讓他笑出聲來。他也不敢多看,趕緊上前行禮請安。

張太后只一句“免了吧”,便吩咐宮女搬了一隻錦凳讓朱厚煒坐下。她自己坐在繡榻上,手裡正在撥弄著一串念珠唸唸有詞。朱厚煒覷眼一看,那串念珠正是正德皇帝前段日子讓人帶回來孝敬的的“菩提舍利子佛珠”,錫蘭國聖山的鎮寺之寶,據說是錫蘭國王申請加入明聯邦的貢品。張太后得到後很是喜歡,成天拿在手上撥弄。

“煒兒,”半晌,張太后慢悠悠開口說話,跟以往一樣,她和朱厚煒還是有些隔閡,語氣中總顯示出幾分生分,“哀家問問你,皇上什麼時候回來呀?他這當皇帝的,把一攤子都扔給你這個藩王弟弟,自己滿世界的亂跑,太不像話了!祖宗家法還要不要了?”

“回母后的話,皇上是效仿太宗御駕親征,不算是違背了祖宗家法。您放心,皇帝哥哥這次南征已經大功告成,昨日到了呂宋,預計會在那裡停留十來天,下個月初應該會回到京城。”朱厚煒照實的回答。

說實話,他每次來慈寧宮,也感到彆扭,這張太后對芊芊、對他的兒女都非常好,只要見到他,就鼻子不是鼻子,臉不是臉的,從來就沒有過好臉色。這讓朱厚煒懷疑母后上輩子和自己有仇,不然的話怎麼也說不過去。

“哎,行了!朝廷大事哀家不懂,就不操那份心了。“張太后語氣裡帶著幾分怨氣,幽幽說道,”煒兒,既然你現在當家,為娘就跟你商量商量。你們兄弟兩各忙各的,那都是朝廷的正事,哀家可以不操這份心。但是你別忘了哀家還有一個女兒,你還有一個妹妹永安公主,她這個月已經十七了,你這個做二哥的就沒想起要做什麼嗎?“

說到永安公主,張太后情緒有些激動:”這死妮子越來越不像話,成天的不著家,十天半月哀家都見不到人,都成了一個野丫頭!這眼瞅著十七了,按照祖制早就該嫁人了!也沒看見你們兄弟倆超過這心。既然皇上不在,你是他的二哥,這件事哀家就交給你了,早點給他物色個駙馬,可不能這樣下去嘍。萬一弄出什麼醜事,可就損了這皇家的體面呦!”

朱厚煒一聽張太后夾槍帶棒的話語就有些頭大。永安公主今年名義上十七歲,實際年齡才十六歲。在他的眼裡,十六歲那隻不過是個初中生,根本就沒成年,說實話,自己也捨不得永安公主這麼早出嫁。可尼瑪在這個時代,十七歲的女孩那都成了大齡青年,尤其是那該死的祖制,公主十四到十六歲就必須談婚論嫁。太坑了!

因為自己寵溺的緣故,永安公主活潑可愛,和徐芊芊一樣喜歡到處亂逛。也是個不讓人省心的主。自從朱厚煒一家來到北京後,這丫頭算是徹底解放了。成天往他的齊王府跑,如今跟徐芊芊好得蜜裡調油。總是找各種藉口住在齊王府,死活不肯回宮住。

朱厚煒是個寵妹狂人,只要永安一撒嬌,或者眼圈一紅,基本上就沒了立場。久而久之,永安在齊王府都有了自己的院落,就沒打算回宮住了,偶爾回去也只是給張太后請安,根本不會住在宮裡。

張太后也拿她沒辦法,經常把氣撒在朱厚煒身上,朱厚煒反正死豬不怕開水燙,左耳朵進,右耳朵出。純粹當做沒聽見。自從有了好二哥撐腰,永安公主是越來越不聽張太后的話了。

躊躇了半天,朱厚煒硬著頭皮問道:“這,既然母后有命,孩兒遵命就是了。只是……不知母后希望孩兒幫小妹找個什麼樣的人家?孩兒也好去操辦。”

“這事哀家不管,你自己看著辦!“張太后蠻橫地說道,”哼,都是你成天慣著她,寵著她,既然你這麼疼你的妹妹,那你就幫她找一個好駙馬,這不正好開科取士嗎?你那麼有本事,不如就在今年的新科進士中替你妹妹物色一個如意郎君吧!這事就這麼定了。”

朱厚煒一聽,頓時傻了眼,別的朝代他不知道,擱在大明,這就是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俗話總說:皇帝的女兒不愁嫁,但要放在明朝,金枝玉葉的公主們,那是實實在在的真愁這事。

雖然投生為公主,生為天之驕女,坐享榮華富貴,是幾世修來的福氣,但是俗話也有說“皇帝的女兒也愁嫁”,明朝公主就很難嫁出去。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做明朝的駙馬做駙馬只有壞處沒有好處。

首先,明朝駙馬不能出仕途,因此沒事業沒前途。朱明王朝的皇家,有一條讓人百思不得其解的規矩,即駙馬須從平民或低階官吏家庭中選取,而且子弟被選中的人家,近親中便不能再出仕為官,即使已經做著官的也得退休回家。

而且還有個奇葩的規矩,駙馬不能經商做生意,明太祖朱元璋的女婿歐陽倫販賣茶葉,不納稅,不服管。地方守關的人向朱元璋來報告,朱元璋得到這個情況以後,非常氣憤,把歐陽倫抓來殺掉。

其次,明朝駙馬沒自由,選中就不能逃跑。明朝駙馬由普選產生,到了公主適嫁年齡,就開始在全國選駙馬來了。如果被選中的駙馬原來已有婚配的,必須立即作廢,令女方另行婚配。因此,選中駙馬根本不能推脫。

另外一個原因就是明朝的駙馬沒地位,很危險,稍有不慎就會人頭落地。公主下嫁後,住在公主府,駙馬平時要向公主行禮。原時空,明代的傳教士做過這樣的描寫:公主成婚後,駙馬每天必須向妻子行四次常禮,直到她生了孩子,才停止這種禮節。

而且與公主吵架也會丟掉性命。史書記載,明朝駙馬薛桓曾私下裡和婢女走的近,經常與常德長公主吵架。一日,公主向父皇哭訴,結果薛桓就被傳訊入公堂,論罪斬首示眾了。

最讓人難以忍受的原因,就是婚後生活的不自由。因為從家庭關係上說,公主駙馬是夫妻,但從行政關係上說,公主是皇室,駙馬是臣子,屬於上下級。下級要找上級辦事,通常都要申請,夫妻生活這類重大事件,同樣也要申請。平日裡,公主駙馬,也都是分房而居的,公主在內室,駙馬在外室。

而做駙馬的,要申請過一次夫妻生活,那真比闖關還難。倒不是公主本人不樂意,而是公主並非一個人在戰鬥,陪公主嫁過來的,還有諸如保姆,奶孃等各色人等,申請一次夫妻生活,就跟進廟燒香一樣,那樣一級一級往裡燒。

而最難燒的一關,莫過於公主的管家婆,即我們通常所說的嬤嬤。在公主與駙馬之間,看似地位卑微的嬤嬤,卻是橫亙在公主駙馬之間的一道鐵門,公主駙馬的夫妻生活過不過,一個月過幾次,全是她說了算。

一般說來,公主和駙馬要過夫妻生活,流程是這樣的,由公主宣召,接到宣召的駙馬,前來覲見公主,然後夫妻團聚,完事收工。

可有嬤嬤在,事情就不一樣了。公主能不能宣召駙馬,得看嬤嬤是不是同意,如果沒給嬤嬤好處,嬤嬤不會同意,趕上嬤嬤不高興,也不會同意,個別倒黴的公主,攤上個心理扭曲變態的,見不得年輕人恩恩愛愛的嬤嬤,那更是隻能認倒黴了。

而公主之所以怕嬤嬤,主要因為嬤嬤都是老宮女,在宮裡扎的時間長人脈廣,尤其和實權太監交好,輕易得罪不得,雖然一個是主一個是僕,卻還要看人家的臉色。

而接到傳召的駙馬,如果不給嬤嬤塞好處,就是嬤嬤傳了,你也進不去,被嬤嬤鐵青著臉擋出去。有些駙馬會繞開嬤嬤,趁嬤嬤不在的時候來會公主,可一旦被嬤嬤發現,後果就很悲慘:嬤嬤會像捉姦一樣把駙馬逮出來,打的駙馬這輩子都不敢偷著來。好好的夫妻,就這樣整的和偷情似的。

絕大多數的駙馬和公主,就是這麼憋屈著過了一輩子,當然也有奮起反抗的,不過雖然勝利了,代價卻是慘重的。比如在原時空《萬曆野獲編》裡所記錄的,萬曆皇帝朱翊鈞的女兒壽寧公主。

這位壽寧公主的來頭可不簡單,她是萬曆帝最寵愛的貴妃鄭貴妃的女兒,萬曆帝有十個公主,夭折了八個,僅存的兩個種,壽寧公主是他最疼愛的掌上明珠。後來壽寧公主嫁人後,萬曆皇帝還分外想念,嫁人的時候就特意下旨,命公主每隔五天就要回宮一次。

可就是這樣一位備受寵愛的公主,結婚後卻一直受嬤嬤的欺負。她和駙馬冉興讓,婚後一直感情和睦,偏偏多出個嬤嬤梁英女,這女人脾氣古怪,尤其見不得男歡女愛,公主要宣駙馬,總是想方設法阻攔,公主駙馬花了不少銀子,賠盡了笑臉,卻是該罵還是罵,該不讓見,還是不讓見。

日久天長,小夫妻也忍無可忍了,趁有一次嬤嬤不在,冉興讓乾脆摸進公主房間,二人痛痛快快私會一回,偏在正親親我我的時候嬤嬤回來了,這下可炸鍋了,嬤嬤當場捲袖子打罵,公主也忍夠了,和嬤嬤大吵一通,隨後夫妻倆豁出去了,打算分頭進宮,駙馬去找老丈人萬曆帝揭發,公主去找母親鄭貴妃哭訴。同心協力和嬤嬤鬥到底。

最新小說: 崇禎大明:從煤山開始 大明:四哥造反,我打天下! 朱元璋的人生模擬器 種出一個太平盛世 漢中祖 大明發明家 永樂之盛 三國:從桃園結義開始 逍遙大太監 錦繡之後 皇城諜影 三國:御龍歸字謠 驚世俏掌櫃 大唐:我假太監權傾天下不過分吧 皇帝:開局三座縣城 三國:我劉備,屬性全加力量 穿書成了首輔的反派嬌妻 寒門梟臣 卷戰袍以蓋山河 大明:家父永樂,永鎮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