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此,齊政都懶得解釋。反正,事實勝於雄辯。
劉旭為首的嘉穀土壤治理團隊開進治理試點區,輕車熟路地進行植物修復。
這次還是以“金苧1號”作為主力軍,但因為重金屬汙染種類更復雜,同時還進行東南景天的套種。
經過變異的“金苧1號”確實是一種神奇的植物沒有“九轉涅槃陣”的誘變,哪來這麼優異的超富集植物?
它神奇就神奇在,雖然只吸附鎘金屬,但它的根,還能將其他重金屬轉變為化學性質不活躍的形態,阻止其在環境中遷移、擴散相當於集生物修復和化學修復於一身。
在齊政的感應下,“金苧1號”根部發出一種特殊頻率,鎘元素被“吸引”過來一口“吞下”,其他遊離的重金屬元素則被“定住”,或者被東南景天吸附。
土壤中重金屬含量越多,其清除效率就越高。
每一株苧麻,可以說都相當於一個小小的功能更簡單的“六金六築陣”,你說神奇不?
齊政已經不需要做更多,只要保證其生長速度即可。
“青竹百靈陣(二階)觸發,主木系,範圍:方圓一百公里。效果:潤澤,生長。生物處於陣中,恍如初生,蓄養紫華,勃然而長。”
施加了充足的有機肥營養,加上靈陣的潤澤,使得苧麻和東南景天的根系發育尤其迅速,其“吸金”的“貪婪程度”,簡直讓戴教授看直了眼。
我的乖乖!目睹隨著植物生長而呈現直線下降的土壤金屬含量曲線,戴教授都被嚇到了,這也太兇猛了吧?
以這個速率,最多三年,這塊讓所有人頭痛的重金屬重度汙染土地,就基本能恢復正常了?
最關鍵是,這樣不但不會破壞地力,瞧嘉穀猛施有機肥的態勢,甚至還會肥地;再算上苧麻的經濟效益,投入也不算大。
嘉穀從哪裡得到的這兩個品種啊?太強效了有木有?
想起自己曾經苦逼地像是從土壤裡一粒一粒挑細沙一樣移除重金屬,再看看眼前“暢懷大吸”的超富集植物,戴教授差點淚目了。
“我建議將嘉穀的植物修復技術列入科技部科技惠民計劃成果庫,並在湘省礦區和工業汙染區大力推廣!”戴教授毫不遲疑地轉變了立場,並向湘江流域治理小組鄭重建議道。
嘉穀重金屬治理專案的進度,超乎了領導小組的預料,也讓湘省各地方政府歡欣鼓舞據說重金屬防治進展要醞釀著被列入績效考核了,嘉穀這樣手握“神器”的企業,簡直是最好抱的大腿!
一時,投資考察邀請如雪花般飄向嘉穀集團,以在糧食生產基地和加工廠上給予的與國企同等優惠政策的扶持為突破口,鉚足勁吸引嘉穀落地投資。
王昱業熱情地安排人員進行考察和回應,而齊政,則在忙著……開掛。
既然已經做好了進軍湘省的打算,那麼,祛除重金屬汙染的陰霾,就是嘉穀本身的願景和需求了。
湘省受重金屬汙染的耕地佔比在50%以上,更多的其實是輕度汙染。
但相比起可以集中治理的重度汙染地,這些輕度汙染更加讓人頭痛。
首先,微量的重金屬就可以汙染糧食,既隱蔽又量大面廣,治理起來效率卻很低。另外,作為產糧大省之一,糧食生產壓力大,也不可能長時間空閒治理。
所以,正常來說,治理輕度受汙染的農田,複雜程度超乎想象,在短時間內是不可能的事情。
奈何齊某人從不“講理”。
“六金六築陣(四階)觸發,主金土兩系,範圍:方圓一千公里。效果:凝脈,聚礦。能使地脈凝結,生金煉銀。”
重度汙染地集中治理,輕度汙染的廣大農田則神不知鬼不覺地被“淨化”。
雙管齊下共“吸金”,敢叫湘省換新地!
湘省被輕度汙染耕地裡的鎘、鉻、錳、鋅等重金屬元素,在靈陣的凝聚下,分門類別,塵歸塵土歸土,重返礦區,目的地直指田華礦業在湘省的幾個有色金屬礦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