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的沙赫維對這鍋是不認的。
在他看來,自家公司提供的節水農業綜合解決方案都是從嚴謹的商業評估開始,透過整體設計和細節制定滿足各方需要,除了貴點,基本沒什麼缺點。
天葉公司的溫化堂“呵呵”,他隨便就舉出了兩個例子。
在以色列工作期間,他銷售過很多自控灌溉產品。以色列是一個乾旱國家,一年很少下雨,幾乎不存在打雷的情況。但是在中國南方,尤其是在夏天,經常打雷下雨,一遇到雷雨天氣,自動化產品就會被雷劈壞以色列人把這種情況當做天災,不在保修範圍之內,所以導致很多客戶花了大價錢,但是用不上穩定可靠的灌溉產品。
再者,由於自控灌溉系統是全英文的操作介面,對於農戶來說極不友好。雖然有些系統設計出中文介面,但介面複雜,農戶在實際應用中仍然感覺拿不準,通常還是由專業人士來管理。
相比之下,天葉公司的水肥一體化灌溉管理系統,介面更加友好,操作更加簡單,方便農戶使用。
對此,沙赫維強調,自家的節水灌溉系統功能更加齊全,不但能兼顧採集土壤溼度、氣候環境、作物生長指標等資料;還能做出灌溉決策、植物營養決策、植物保護決策和預警……
一家是以色列最大的灌溉裝置公司,一家是國內最大的節水灌溉農業公司,各有各的優勢。
嘉穀也是第一次建設這麼大規模的節水灌溉系統,為此嘉穀農業的謝開濟、嘉穀農資的杜為民都齊聚一堂,各抒己見。
在沙漠治理開發中全面應用保水保墒、水肥一體化、集雨補灌、抗旱抗逆、耐旱品種等節水灌溉技術,是嘉穀的必選項。
不僅是因為當地蒸發量大,要節水節肥;還因為節省人力西北本就地廣人稀,勞動力不足,且看前面的植樹種草就是費了多少工夫招攬人手,甚至連駱駝都用上了。
建設大規模的節水灌溉系統,雖然投資巨大,但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不但大大節約投入資源,且“開閥門、點滑鼠、穿皮鞋”代替了“拿鐵鍬、提馬燈、蹬膠鞋”,效率自然不可同日而語。
齊政想了想,止住了管理層對兩家產品的爭論,同時向兩家公司提出了新的合作提議嘉穀要合資建立節水灌溉產品研發生產公司,產品不僅需要滿足中國國情,還要符合嘉穀的實際需求。
這個提議一出,沙赫維只猶豫了一陣,在向總部請示後,就拒絕了這個合作提議。
耐特菲姆公司自覺技術處於國際領先地位,產品銷售和服務遍及全球,嘉穀在研發上根本就提供不了什麼幫助,沒必要為了一個專案,培養出一個新的競爭對手。
至於國內的天葉公司,一直猶豫著,糾結著……想要拿下這個大專案,但同樣的,也不想培育出一個強勁的競爭對手。
直至齊政都有點不耐煩了,決定向其展示一下嘉穀的技術實力。
……
天葉公司工程師溫化堂受邀來到嘉穀總部的嘉穀實驗室。
眼前是一個鑲嵌在牆上的大螢幕。螢幕上,條塊狀的農田像俄羅斯方塊,綠色的是玉米,黃色的是黃豆,紫色的是玉米。映在他左側牆上的投影,顯示著更多的細節,山川、河流、道路和田埂,還有作物長勢、氣象狀況等。隨著滑鼠挪動,就像坐上直升機進入一段短途旅行,幾千畝農田從腳下匆匆遠去,眼前的動態盡在掌握中。
平臺開發總工程師高鵬對看得眼不轉睛的溫化堂介紹道:“這是我們嘉穀自主研發的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數字化農業平臺,能結合氣象資料、低空光譜影象、衛星遙感影象、物聯網資料、歷史作業資料等,建立農場‘天上低空地上地下’的立體監測與作業模式,構建生產管理立體化、智慧化大資料雲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