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都市言情 > 超級農業強國 > 第796章 那片大海:開闢新賽道(1)

第796章 那片大海:開闢新賽道(1) (第2/2頁)

以往萊州灣海洋牧場式的“小打小鬧”就不說了,當海洋牧場的建設範圍擴充套件至整個黃渤海,需要解決的問題也空前複雜起來了。

別的不說,單單是要實現這麼大範圍的線上自動監控系統建設,對海洋牧場生態環境實時可視、可測、可控、可預警,就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尤其是,要透過這個專案逐步實現海洋牧場建設關鍵領域的核心技術的國產化——這是嘉穀主導泛渤海海洋牧場建設專案給出的一個重要承諾。

如同國內很多關鍵技術領域的短板一樣,海洋牧場建設裝備,尤其是高階精密零部件、晶片以及配套軟體等依賴國外進口,受制於人。譬如國家海洋環境監測中心使用的應急預測系統,可對海底生態、水動力、海面汙染情況等進行實時動態監測和預測,但使用的核心控制系統和技術是從德國進口,而且需要不斷除錯和維護才能適應中國的水文特點。

但是,近景在渤海大規模建設海洋牧場,遠景是將整個中國大陸架打造成海洋牧場,由此想象可以帶動產生多少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這是何其大的一塊蛋糕,豈能拱手讓人?

道理是這個道理,但看著支出如流水的賬戶,陳哲年一點也笑不出來:“這花的可不是小錢……”

儘管該專案大部分的資金來源靠外部融資,但衝著嘉穀而來的資金,難道嘉穀就不用負責嗎?

說得難聽點,開弓沒有回頭箭,數十億的巨資花出去了,要是沒見到響動,你也把它撈不回來了。

如果是花在嘉穀實驗室身上還好,嘉穀人對嘉穀實驗室的能力很有信心;但是,相對的,他們對其他研究單位就沒有太大信心了。

可惜嘉穀實驗室的實力主要體現在生物技術上,綜合應用物聯網、5G、大資料、人工智慧、空間資訊科技等新一代資訊科技在海洋牧場上,嘉穀只能提出需求,提供經費,透過產學研三方聯合突破。

齊政倒是不太可惜,笑笑道:“就當是交學費好了,從好的方面來看,這是開闢新的產業賽道所必需的代價。”

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在齊政心目中,或是在上層決策者心中,泛渤海海洋牧場建設專案,代表著的從不僅僅是一個單純的“海洋基建專案”,還有在海洋開發機械化、智慧化、資訊化等領域開闢新賽道等多重意義。

很多人可能有種印象:歐美等白人發達國家,生活真心放鬆,沒事coffeebreak,下午四五點就下班非常正常,整個社會處於放鬆的狀態。而東亞國家,即使是已經發達起來的日韓,包括已經算是比較發達的中國一線城市,卻無一例外都是高度辛苦,加班加點的工作是常態,生活壓力感覺巨大,甚至於不敢生孩子……

這還有個很貼切的形容——“東亞地獄模式”。

這當然不是東亞人命賤,或是智商不高,恰恰相反,被中華文明輻射的東亞國家國民,公認的勤奮和智商偏高,所以靠譜的解釋應該是,產業賽道太少了。

簡單來說,東亞主要經濟體的產業高度同質化,就是說大家高度擁擠在相同的幾個產業裡面進行競爭,可能有十個人爭搶一個高薪職位,每個人都付出十分的努力,最終只有一個人如願,另外九個人的努力被浪費——什麼是“地獄模式”?這就是了。

導致這種情況的因素很多,譬如日韓沒有獨立的發展環境、天賦弱勢的限制等,這就不多說了,關鍵是破局。

破局的辦法其實很簡單,無非是佔領或開闢更多的產業賽道領域;難點只在於怎麼佔領或開闢。

譬如以海洋牧場為代表的新興海洋經濟模式,本來就是高投入門檻和高技術門檻,如果不能從市場獲取收益,可以說風險極高。

問題是,其他東亞經濟體,要麼是本身的市場體量很小,市場驅動力不足;要麼是有市場需求,但既沒資金也沒技術,想都不敢想。

最後,東亞產業升級最大的希望,還是來自中國。

從這個角度看,嘉穀已經處在開闢新賽道的先頭部隊行列,如同任老總所說的“正在本行業逐步攻入無人區,處在無人領航、無既定規則的困境,前進在迷航中……”

所以陳哲年真正的擔憂是花錢如流水嗎?不是的,他真正擔憂的身處“無人區”的這種迷茫——畢竟是浩瀚大海里的事兒,不易歸結出簡單的因果。投入這麼多資金進去,收益不理想咋搞?

他唯一不知道的是,有掛在手的自家Boss,敢於投入重注的原因也在於此——畢竟是浩瀚大海里的事兒,可做手腳的地兒太多了……

……

《超級農業強國》無錯章節將持續在書海閣更新,站內無任何廣告,還請大家收藏和推薦書海閣!

喜歡超級農業強國請大家收藏:(超級農業強國書海閣更新速度最快。

最新小說: 我的老婆是唐三藏 雙世寵妃,誤惹妖孽邪王 我把相親物件的老爸揍了 直播之環球探險家 小鎮深巷 娛樂紀元 廢柴小明之快穿江湖 我,開局震驚了絕色女兒 都市下凡之最強師叔 超級軍工科學家 美劇神探的日常 天才外賣員 春野小鄉醫 讓你代管公司,成科技寡頭了? 尋寶神眼 狐妖的貼身保鏢 穿越從氪金開始 暖婚撩妻 我真的只想寫寫小說 修仙歸來帶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