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內的蛋白需求依然呈上升趨勢,但中國國內的種植面積能維持住現在的規模就不錯了,哪裡還有滿足國內新增需求的潛力?
“除非,中國人能讓大豆的產量暴增。”祖比扎雷塔哈哈大笑道。
米勒卻緊繃著臉。
祖比扎雷塔的笑聲戛然而止。
希爾瓦也彷彿意識到什麼,臉色一變:“不會吧,你是說……”
米勒一臉牙疼狀:“我收到的訊息,就是中國人培育出了一個大豆高產品種。”
“有多高產?”
“據說每公頃超過6噸!”
“非轉基因品種?”
米勒回以一個“你這不是廢話嗎”的表情。
“這不可能!”希爾瓦脫口而出。
“所以,這又是一個笑話嗎?”祖比扎雷塔也淡定不能了。
迄今,轉基因大豆並沒有能夠實現比天然大豆要高的單位面積產量。也就是說,全世界的大豆產量,都有一個上限,大概在每公頃3噸上下浮動。
每公頃相差幾百千克,雖然對成本也有一定影響,卻不算天差地別。但,產量翻一倍?
大概只有“呵呵”能表現兩人的心情。
但米勒還是沒有笑。
假如訊息中的“高產品種”不是與嘉穀公司聯絡在一起,他可能也是同樣的想法,甚至輕鬆地將此事擱置。
畢竟,作為大豆的故鄉,中國的大豆品種繁多,而且中國人精耕細作的水平也高,小面積的試驗中,大豆產量翻一番並非不可能。
但那是嘉穀公司啊!
一家獨立滿足了中國30%大豆需求的大糧商;一家讓四大糧商掌控中國大豆產業落空的本土糧商;一家在國際上開始揚名的新興大糧商;一家有著無限可能的國際大糧商……
結合中國人的奇怪態度,米勒越發不敢放鬆。
每公頃超過6噸的高產大豆品種,有太多的變數了。如果屬實的話,可能會重塑全球大豆生產格局,不對,不是可能,是一定!
祖比扎雷塔和希爾瓦看到米勒沉重的表情,再次對視一眼。
“你是認真的?”
“只是一次誇張的傳言吧?”
米勒搖搖頭:“諸位,我也希望這是一次笑話。但是……還是詳細調查一下吧,中國的嘉穀,並不是一家簡單的企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