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然長得好囉,這可是我們集團發現的最成熟的一對‘共生’作物!”面對前來桂省考察甘蔗套種長勢的實驗室大佬陳建章,齊政笑著說道。
正如齊政所說,嘉穀在桂省推廣種植的新臺糖22號甘蔗良種和嘉穀實驗室育成的“南早1號黃豆”優良品種,是一對“共生”的農作物。
有些生物在生長發育過程中,表現出互相促進或抑制現象,在生物學上統稱為共生現象。
事實上,在農業生產中,這種“愛”與“恨”交織的現象也並不少見。
譬如洋蔥和胡蘿蔔是好友,它們發出的氣味可驅逐相互的害蟲;英國科學家用根莖葉散發化學物質的蓮鮮草與蘿蔔混種,15天就長出了大蘿蔔;常鬧根腐病的捲心菜如與韭菜同栽一畦,病則不治自愈;但捲心菜如果與芥菜、芹菜“相處”,會兩敗俱傷,枯萎而死……
嘉穀實驗室也將這種植物相生相剋的新興科學——生物化學群落學,作為研究重點。而目前最大的成果,就是甘蔗和黃豆。
這其中也有齊政的功勞。受靈陣與生物發生頻率共鳴而產生作用的啟發,齊政不免思考,如果兩種生物在生物頻率上產生共振,會有什麼效果呢?
經過實踐證明,它們會互相呈現勃勃生機,進而產量大增!
在嘉穀指導種植的甘蔗套種田內,齊政可以“感應”到,新臺糖22號甘蔗和“南早1號”黃豆之間,形成了一種奇妙的共振波頻,促使其體內蘊含的生機愈加旺盛。
“相生相益,少投入,多收穫,這簡直是為我們開啟了一個新天地!”看到大規模試驗初見成效,陳建章也不由得激動起來。
齊政也挺興奮,某種程度上,這兩種作物形成“共鳴雙生”後,達到了“青竹百靈陣”的相當一部分功效——按照這個方向摸索,除了那些改天換地的超自然靈陣外,其他靈陣可以在相當一定程度上被替代。
陳建章說得一點都沒錯,這對齊政來說,也是開啟了一個新天地。
更有優勢的是,科學家們只能摸索研究,但齊政可以按照特定的方向培育啊!
“大自然真的是太神奇了!”研究愈深入,陳建章對大自然也就愈加敬畏。
反而是心裡有數的齊政,一臉淡定。
另一邊的老蔗農楊福堂就沒想那麼多了,他只知道,眼看著甘蔗和黃豆都越長越好,甚至甘蔗還沒褲腰高,黃豆就能幫他掙到不少錢,簡直要將其當“金豆子”一樣伺候了。
跟著嘉穀混,有錢途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