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我們已經是儘量採用可持續的生產和生活方式了,但他們不會注意這一點啊。他們要的,不是約束和改變自身不可持續的生產和消費,而是寄希望於整個世界能夠儘可能的保持現狀。”
魏明都有些傻眼了:“……不至於吧?這會不會……太陰謀論了?”
齊政搖搖頭,聲音都低沉了下來:“如果你仔細看,就會發現,很多環保組織,對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環保問題,採用的是雙重標準。”
“其實,在我國或者是說在全世界,激烈爭論的何止我們的沙漠開發專案?幾乎沒有哪一個發展中國家的大型自然資源開發專案,不是在各種爭論中跌跌撞撞地推進的。只不過有些專案,最終還是建成了,而有的則還在爭論和推進中。”
譬如建設水庫大壩,在很多發達國家認為是生態環境和促進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舉措。但是,到了發展中國家,似乎就成了破壞生態環境的同義詞。
又譬如在一些發展中國家,比如緬甸、越南、馬來西亞等,需要砍伐森林以進行基礎設施建設,也遭到了綠和組織的制止和反對,甚至更是發起當地市民進行示威活動,讓政府陷入被動之中。
歸根到底,發達國家非常不願意看到發展中國家和自己一樣的發展起來,他們希望能夠儘可能保持現有的世界發展的不平衡和不平等,既得利益階層也不願意讓窮人享受同樣多的自然資源。
但是,這種保持社會的不平等,避免讓有限的資源和環境別被更多人分享的理由,又無法堂而皇之地說出口。於是,就有人利用了一種可以迂迴達到這一目的的武器,或者說是藉口——“環保”。
“還是有不少人……是真心搞環保的吧?”魏明彷彿重新整理了三觀,有些自我懷疑道。
“當然,肯定有些人,確實是因為環保的境界高尚到了忘我的程度。”齊政聳聳肩,說道:“在現代,環保是一項很時髦的高尚事業,我們只有一個地球,保護地球的資源與環境當然應該是人人有責。不過,如果你發現有些環保問題的標準,對待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存在明顯不同的話,難道還不應該警惕嗎?”
魏明默然不語。
“大部分環保組織,都是起源於發達國家。”齊政撇撇嘴道:“但為什麼願意花那麼多的錢,幫助某個發展中國家搞生態環境的保護?為什麼他們對受援國生態環境的珍惜和愛戴程度,居然超過了自己的國家?”
“我說他們都是大公無私,而不是阻礙落後國家的發展,保持自己相對優越的地位,你信嗎?”
魏明搖頭,自愧不如道:“沒想到boss您想得這麼深了。”
“一般人就是想得太少了。”齊政指著外面的抗議人群,道:“這些被拉來的大學生,除了博出位的,大多是一些腦子不夠數的‘傻白甜’,他們根本不會想到扶持和支援他們的綠和組織,究竟有多懂得怎麼利用我國的現行體制,怎麼樣透過拉攏某些官方工作人員,怎樣透過主流媒體來傳播謠言,最終影響公眾輿論和領導決策……”
魏明:“……”
齊政卻抬頭看了看變得猛烈的陽光,一臉自然道:“嘖,這些傻白甜,就是缺少社會的毒打。你盯一下吧,我怕他們集體中暑,少不得還要我們收拾爛攤子……”
魏明嘴角抽了抽:“好。”
他還能說什麼呢?這赤果果的嘲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