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份的到來,昭示著開始進入了颱風多發季節。
颱風“桑達”雖然出乎氣象學家意料的“任性”,但它給大陸帶來的幾乎只有好處,真要說到受影響的,是颱風擦身而過,造成風急浪高的東南海域。嗯,其中就包括進入開發尾聲的邳山島。
邳山島的試運營進入倒計時,不料未開張即迎“大風雨”,好在影響不大。
齊政聞訊,乾脆把一腔心思放在兒子身上的媳婦田雨唯拉出來度假,還邀請上嘉穀王昱業、張澤宏、李東亮等一眾高層以及家屬,作為邳山島第一批“遊客”,集體度假。
站在開往邳山島的大型遊艇上,迎著溫潤的海風,乘風破浪,遙遙可見邳山島的身影。
遊艇是從岷省出發的,未到邳山島,先至附屬島嶼上、下琅璫島。
“邳山島是主島,嗯,這邊就是上、下琅璫島,而旁邊就是嘉穀大漁場了……”島主田雨唯主動向走上甲板的眾人介紹道。
現在是上午的時間,耀眼的陽光從海面上直射而下,雲光霞影,海水天光。
但與相對平靜的海面相比,眾人對迷幻斑瀾的海底世界更感興趣——綠色或者褐色的海藻在海水之中舒展身體,向人們展示著“海底森林”的魅力。數不清的浮游生物在海水之中隨意飄蕩,在陽光的滋潤下茁壯地成長。
潛過水的齊政知道,如果此刻從海底往上看,那場面極其壯觀:陽光就如同是從黑暗房間的窗戶之中透射進來,那些密密麻麻的浮游生物就彷彿是萬千的塵埃一樣,把陽光折射開來。
倏忽,這種安靜的場面就被大量不知道從哪裡冒出來的魚群所打破。它們在接近海面的水體之中來回遊動,把那些浮游生物當成了最美味食物,你爭我奪地展開了捕食之旅。原本顯得有些安靜的水體一下子就被攪和得支離破碎,晃動的水體改變了陽光折射的方向,讓水底世界變得更迷離。
無數的海洋生物,在海藻森林之間來回穿梭,讓海底的世界變得生動起來。嘉穀農牧的李東亮三句話不離本行,說出了眾人的心思:“嘖,一看就知道這是一個富饒的漁場……”
“哈哈哈……”
一片會意的笑聲中,遊艇向著碼頭靠近。
晴天之下,能見度極高。眾人很快就看到了佇立在碼頭上醒目的燈塔。高達十數米的燈塔,在藍天白雲的背景之下,像是對各位來客說著“歡迎”。
燈塔之下,一排正在轉動的風車就整齊地向著山脊延伸排列,宛若一個個挺拔的標兵,在等著首長的檢閱。
“那是由風電、光伏、柴油發電等三種能源互補的智慧微電網的一部分,大家登島後就知道了,這邊海風一年四季不斷,整個邳山島現在基本上做到了電力完全自給自足。”田雨唯解說的聲音傳來。
“電力充足了,我們還從大陸拉過來一條海底光纜,保證了島上的通訊網路服務……”
嘉穀高層無不眼露笑意。老闆與老闆娘兩口子為了當好“島主”,可真是下了血本了。
在一干下屬的調侃中,遊艇停靠碼頭的棧橋。
從碼頭上可以看出,颱風“桑達”對島嶼的影響基本已經被消除。殘枝敗葉已經是被清理得一乾二淨,水面上也沒有了沖積而來的雜物,還原在眾人眼前的,是一個優雅乾淨的小港口模樣。
“邳山島這是……大變樣了啊!”腳踏實地後,在未開發之前來過邳山島的張澤宏一抬頭,就忍不住感嘆道。
只見花開林密,各種海鳥起起落落,嘰嘰喳喳的叫聲在風中傳播;島嶼中間凹處,有濃度不一的霧氣繚繞,在這常年颳著海風的海島上,顯得異常神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