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東方有重磅訊息傳來,她才有點意識到,形勢的變化之快,和自己預計的不同。
她匆匆忙忙地找來亞洲區負責人,劈頭問道:“我們的東方同行,手上有這麼多好東西,你們居然完全沒有注意到?”
ADM亞洲區負責人吶吶無言。
不同於島國商社有嚴密的情報蒐集體系,ADM雖然也注重資訊蒐集,但在沒有明確目標的情況下,對嘉穀集團的深入瞭解自然是力有未逮。而且,嘉穀集團下的資訊部,既負責情報蒐集,也負責商業保密,自然不是說了解就瞭解的。
當然,最主要的原因,是ADM主攻的糧食品種,有大豆、玉米、小麥和可可,沒有水稻。因此與嘉穀業務上的交織不多,而嘉穀的大豆業務暫時也沒有對ADM與國糧集團的合作造成衝擊,自然沒有將過多的眼光投放在嘉穀身上。
但嘉穀集團對外公佈了財報後,以及隨之而來的“高能生長因子”重大發現,真正讓帕特麗夏·伍爾茲開始重視這個近年來崛起的“新興巨頭”。
帕特麗夏·伍爾茲越是細看資料,越是憤怒:“這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失誤!”
她這才知道,嘉穀集團已經對ADM與豐益國際在中國合作投資的益海嘉裡業務造成了極大的衝擊,但遺憾的是,這種勢頭已經不可阻擋。
ADM亞洲區負責人勉強笑笑道:“其實,當年我們在中國的大豆壓榨佈局因嘉穀受挫之後,就已經重點關注嘉穀了。但隨後國際形勢大變……”
先是“全球糧食危機”,然後又是“金融危機”,這都為國際糧商們提供了大發其財的機會,以至於將嘉穀都拋在腦後了。但就是短短這麼幾年,嘉穀就真正成長起來了。
帕特麗夏·伍爾茲是其後才入職ADM的,她也懶得再追究是誰的過錯,只問道:“那我們現在還能將嘉穀擠死嗎?”
亞洲區負責人尷尬道:“……基本不可能,就算我們在美洲把嘉穀的專案全部擠死,嘉穀也具有在全球市場成長的絕對空間了……”
“那我們的手能伸過去阻攔它嗎?”
“……也不能,我們的手無法伸到中國去打壓嘉穀,反而可能會遭到嘉穀的斬手……”
“也就是說,按照當前經濟的發展速度,隨著中國慢慢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我們只能看著植根中國的嘉穀一天天強大起來?”
“……”
氣氛一時有些壓抑。
不自欺欺人,是資本家基本的務實態度。就像只要中國本身的前行不出錯,美國可以設定種種的障礙,卻最終無法阻擋中國的崛起一樣,嘉穀的崛起看起來確實勢不可擋。
這才是大麻煩!
不說糧食業務,帕特麗夏·伍爾茲在資料中看到嘉穀培育出了麻瘋樹新品種,開始大舉進軍生物燃油的新聞後,隱約間有了不好的預感。
從事全球性活化燃油的生產和經營,無疑是ADM發展的重點領域。僅從初步的資料來看,結合嘉穀的發展路徑,帕特麗夏·伍爾茲就有些心頭髮涼。
而“高能生長因子”的重大發現,無疑將這種不安情緒放到最大——ADM的評估也趨同於島國丸紅商社的推論,“高能生長因子”同時也是促進農牧業育種的“利器”。
“到中國去!”帕特麗夏·伍爾茲頭腦清晰地說道,“我要你盡力促成與嘉穀的合作,就算以後打不贏嘉穀,也要跟它一同前行!”
ADM經歷了近百年的風風雨雨,但鮮有人知的一點是,政府公關和合資開發是ADM站在行業前沿的兩大關鍵要素。
——“公關政府、合資併購”是ADM進入各國市場的主要方式。一旦破除進入門檻,ADM就低調地進入該國農產品產業鏈的各個環節,悄悄地締造著自己的金錢帝國。
可以說,ADM目前在中國的投資已經有了相當的基礎,但要想與嘉穀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現在的力度顯然不夠。
亞洲區負責人苦笑:“……不上市,不差錢,嘉穀的合作意願估計不強。”
帕特麗夏·伍爾茲的目光瞬間變得銳利:“至不濟,我們也要將一些關鍵資源拿到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