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省的坪山縣,嘉穀的“朱薯”品種種植基地和大型養豬基地之一。
正值“朱薯”豐收之季,坪山縣隨處可見農戶在紅薯基地內刨薯、分堆、裝車,割秧機在田間來回穿梭,豐收的喜悅洋溢在每個人的臉上。
能不樂嗎?
這是坪山縣第二年種植“朱薯”了。看那滿地的紅薯排列成行,個個體態飽滿,要雙手捧起來的那麼大個——不折不扣的豐收年啊!
今年坪山縣的土地得到進一步的改良,“朱薯”基本達到了最高產量預期,畝產高達五千多斤,增收的紅薯讓農戶們的日子越來越有盼頭了。
所有的“朱薯”都已經被嘉穀按照1.2元斤的價格預購,僅紅薯一項就能給農戶帶來每畝6000元的收入,如果加上收割了幾茬的薯蔓收入,畝均收入接近7000元。
加入嘉穀“朱薯”種植合作社的種植戶們,已全部實現脫貧。嘉穀真正做到了“種植一片紅薯,發展一個產業,連結一批農戶,富裕一方百姓”。
田間不時傳來陣陣歡聲笑語,那是加入了嘉穀農牧在坪山縣的養豬基地的本地員工李海元,趁著今天輪休一邊幫著家裡收紅薯,一邊跟鄉親們說著嘉穀養豬的趣事。
“海元,聽說最近有島國人來我們縣考察嘉穀養豬場?他們看上了我們縣的豬肉?”談笑間,就有鄉親高聲問道。
李海元笑笑,答道:“是有島國人來考察,但看不看得上我們的豬肉還不知道……”
“嘿,用我們縣紅薯養出來的豬,島國人只要不眼瞎,跑不了的!”鄉親們議論紛紛道。
雖然坪山縣因為整頓養豬環境而不準散戶養豬了,但作為養豬大縣,嘉穀養豬場的豬就是坪山縣的豬,鄉親們對島國人看中坪山縣的豬信心滿滿;而且,這也有他們種植“朱薯”的一份功勞,無不與有榮焉。
李海元笑而不語。
作為嘉穀農牧的正式員工,他當然知道嘉穀的豬可不僅僅是用“朱薯”養出來,嘉穀的豬飼料原材料來源多著呢!更不要說為了掌控一手飼料大麥來源,集團還跑到國外澳洲收購了外國公司。
當然,他對嘉穀的豬肉能得到島國人的追捧同樣是信心十足。
……
“這個養豬基地的規模,真是驚人啊!”伊藤野仁在坪山縣的嘉穀養豬基地內感慨道。
他是島國東京豬肉進口貿易商伊藤佐姆公司的考察團領隊。
島國的豬肉消費量是他們自己產量的2倍多,顯然在豬肉供應上,島國更加依賴於國際市場。伊藤佐姆公司就歷年都從中國進口豬肉。
但今年,島國衛生當局從中國進口的豬肉中,發現微量“克倫特羅”,也就是“瘦肉精”成分;為此,厚生勞動省已下令對所有中國豬肉進行檢疫,否則禁止進口。
這種情況下,伊藤佐姆公司剔除了之前的合作方,而作為中國重磅養豬巨頭的嘉穀農牧,也就進入了伊藤佐姆公司的眼簾。
都知道島國對食品進口要求極為苛刻,這也就對合作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伊藤佐姆公司不惜派人實地考察,以尋求一個可以長期合作的合作商。
別的先不說,嘉穀養豬場的外觀就很合伊藤野仁的眼緣。
這個養豬基地建在一大片廣闊的田野當中,淺綠色的建築物,外觀樸素,環境整潔優雅,空中瀰漫著新鮮的泥草味,沒有圍牆的建築物間的空地上和田野裡看不到一頭豬,與中國很多臭氣熏天、蒼蠅滿天飛的養豬場景象大相徑庭。
他下意識地與島國的養豬場進行對比。嗯,顏值上肯定是嘉穀養豬場更佳——因為島國地震頻繁,所以養豬場的搭建都用了輕盈的木質材料,比不上嘉穀養豬場的大氣。
更讓他心驚的,還是嘉穀養豬場的規模。
島國人在養豬時也是採用工廠化規模化養殖模式,但存欄80萬頭的單個養豬場規模?老天!!!
伊藤野仁初聞這個規模,都對嘉穀養豬場的防疫和防汙壓力感到咋舌——一個處理不當,那簡直就是一場災難!
但一輪考察下來,伊藤野仁不得不服氣,嘉穀養豬場的管理,對得上嘉穀的名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