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已經啟動建立儲備制度,防止參價被惡意操控,當然也保證國內參企的原料供應不會斷裂;此外,聯盟正在建立人參貿易商黑白名單,出口人參可以,但要按照聯盟的價格來。否則,加入黑名單後將受到人參聯盟和政府的聯合制裁……”齊政冷冷道。
郭春發一拍大腿道:“該!早該這樣了!有些帳早該算一算了。”
國內最高等級、價錢最貴的藥材,多出口到日韓、港澳臺和東南亞地區,這是國內中藥材行業人所共知的生態,自計劃經濟時代已然如此——質優的人參用以出口創匯,其次供給醫藥企業,餘下品質最差的向國內銷售。
但這樣還討不了好。
日韓參企透過種種手段,毀滅了中國人參的口碑和產業基礎,也使最大人參出口國失去了出口定價權,直到現在,國際市場上說起中國人參,基本上就是“重金屬”、“農藥超標”、“質量差”等字眼。最可恨的是,他們一邊說,一邊則暗地裡大批購買中國人參。
郭春發這樣的行內人早就希望豎起“反抗”的大旗了。只不過一直以來,想要整合上下游產業鏈,需要企業具有強大的資金、技術、產品、品牌實力,很難找到這樣一家龍頭企業——直到嘉穀的橫空出世。
但說實話,齊政真的沒有將上躥下跳的韓國參企放在眼裡。
哪怕整個人參產業,體量規模也不大。只不過是內需長期不振,過度依附於國際出口,才導致“人參賣出蘿蔔價”。
想想,如果以人參作為原材料的食品、保健品和化妝品等被國內市場廣泛接受,那麼現在的人參產量遠遠不夠,南韓人花費再多的心思也是枉然。
嘉穀要做的,就是穩定人參種植的基本盤,吸引上下游抱團發展,建設好“長白山人參”品牌,耐心培育國內市場,國內人參產業的振興就勢不可擋了。
……
南韓人參公社的樸贊泳不知道他如臨大敵的嘉穀淡定得一比。
此刻他眼神迷惘。
繼南韓人參品牌宣傳推廣遭受種種不順之後,他在中國的人參原材料收購也陷入了泥沼。
優質原料的收購處處碰壁,能保證收購的人參都是歪瓜裂棗……
——嘉穀牽頭組建的人參聯盟影響力影響如斯!
如果按照代理人反饋的人參聯盟的出口報價,將直接導致今年日韓從中國進口人參的成本增長四倍。
打壓?
眼看著“長白山人參”品牌名揚四方,紫星藥業等人參加工企業強勢崛起,中國人參轉化增值速度明顯加快,產品種類和產生的經濟效益呈幾何級數增長……起碼在中國本土,南韓參企不被打壓就不錯了。
樸贊泳心底有個聲音悄悄冒頭:南韓參企再也沒法在中國市場上長期佔著“大便宜”了,這個廉價的人參原料市場,沒了!
他想得更深一層,中國人參產業目前還主攻本土市場,待翌日,他們走出國際市場,那又是何等的壓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