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期刊辦公室。
這天,道格拉斯收到一封來自太平洋對岸的投稿郵件,在看到標題之後頓時就驚訝了。
石墨烯中的新電子態,這可是真是新發現呀。
道格拉斯在簡單瞭解過後,就知道這篇論文不簡單。他不敢擅作主張,馬上通知了麻省理工的物理學教授巴勃羅和哈佛大學的派羅森教授,讓這兩位大佬幫忙稽核。
巴勃羅和派羅森都是石墨烯研究領域的大佬人物,在國際社會上都擁有非常大的名氣。
在收到道格拉斯的郵件時,巴勃羅還有些生氣,只要在這個領域裡面的,誰不知道他正在研究石墨烯片材的魔角理論?
可現在,竟然有人告訴他,不用研究了,有人已經研究出來了,你看論文都來了。
因此,他能不生氣嗎?
在全世界範圍內,有哪個科研機構或者大學比他在這個領域還要牛逼的?
沒有!
一個能打的都沒有。
不過,生氣歸生氣,巴勃羅還是開啟了論文,仔細閱讀起來。
只是,他越是讀下去,臉色就愈發凝重。
讀到最後,他就忍不住讚了一聲,旋即就臉色陰沉了起來。
“該死的,還是被人搶先了一步。早知道,我就應該按照我之前那個實驗步驟來的....”
悔不當初的巴勃羅,當然想不到這是周故淵盜用了他幾年後的科研成果。
而在哈佛大學的派羅森教授同樣驚歎不已,特別是第二篇論文提到的超導態,更是讓人眼前一亮。
儘管實驗成果有待驗證,但根據論文所闡述的論據和參考文獻,派羅森已經完全可以肯定,超導態絕對是存在的。
因為論文中提及的非導電的Mott絕緣態,在此情況下,加入少量電荷載流子,就可以成功轉變為超導態。
“論文確實非常棒,既然這樣,我也趕緊安排人進行實驗,先確認一下。”
雖然論文並沒有公佈實驗步驟和實驗資料,但對於派羅森這樣的頂尖人物來說,有了論文提供的幾點論點和闡述,這就足夠了。
在派羅森這邊進行實驗的時候,巴勃羅同樣連夜讓科研狗全部回來加班,開始實驗。
巴勃羅從來沒有如此迫切過,特別是在這個領域上面,被人打敗的滋味,真的非常苦澀。
既然如此,那就先實驗一把,看看對方到底有什麼牛逼的地方。
幾天後,實驗結果出來了,確實如同論文所闡述那般,石墨烯中確實存在新電子態——超導態。
拿著實驗資料的巴勃羅臉色有些落寞,旋即就給Nature發去過審的訊息。
同時,他還讓Nature給論文的作者發出邀請,邀請對方來麻省理工這邊做一場科研報告。
而派羅森卻比巴勃羅先一步發出了邀請,而且是以哈佛大學的名義進行邀請的。
魔都同大,校長辦公室。
“校長,今天收到一個哈佛大學的邀請函,邀請的是我們同大名下的故魚研究所,我怎麼沒聽說過我們同大什麼時候多了這麼一個研究所啊?哪個教授帶的呀?”
熱能科學研究中心的陳教授滿臉驚訝地拿著電子邀請函,看著校長問道。
校長也有些懵逼,不過,旁邊坐著的副校長卻是皺眉,仔細想了想才不太確定地說道:
“我記得好像去年有個學生申請成立一個研究所,哦,對了是數學學院的唐教授的學生,叫什麼名字來著...”
“老唐?”
校長和陳教授都很是驚訝,然後後者就給唐毅敏教授打了一個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