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都,長安。
景福元年九月初三,正值秋日,整個長安宮廷的長廊上鋪滿了金黃的落葉,枝丫上零零散散還掛著幾顆未來得及摘下來的枯果。
滿宮的宮人們在餘暉的照映下,拿著掃帚清掃著,讓那些石子路露出了原本的模樣,彼時無風,無雨,唯有這沙沙的摩搓聲,便是落日前的歲月靜好了。
一女婢子匆匆的穿過長廊,打破了這一安好,“皇后娘娘生了,皇后娘娘生了,是位皇子!”
“真是太好了,皇后娘娘誕下嫡子了!咱們宮裡又多了位九皇子呀!”掃地的宮人們也是歡喜的談論著。
“這可是天大的喜事啊!這下滿宮裡又要多些封賞了!”
那年秋日,何皇后誕下嫡子,滿宮歡喜。就連愁眉不展多年的唐昭宗也因為這個嫡子的到來,面生歡喜,賜名李祚。
祚,是天福,更是皇命,暗藏賜予皇位之意。
可見唐昭宗對這個孩子的重視。
惜,自玄宗之變後,宦官把持朝政的問題便一直遺留了下來,自唐昭宗繼位後,尤為嚴重。唐昭宗與宦官之首楊復恭周旋多年,直至興元一戰,唐昭宗藉助節度使之力,一舉擊潰楊復恭。
唐昭宗也終於開始掌控了權力,打擊了多年以來宦官目中無人,囂張跋扈的狀況,可也因此,引出了一個令整個唐朝嘆為一息的禍亂。
藩鎮勢力越發強盛,二戰沙陀族李克用,卻縷縷被李克用的鴉軍所擊敗,此後李克用便長期割據河東,與朱溫形成了對峙。
唐昭宗性格軟弱,再加上戰敗,威望盡失,景福二年,身為隴西郡王的李茂貞野心勃勃,一封書信譏諷唐昭宗乃是軟弱無能之君主。唐昭宗勃然大怒,舉兵前往隴西,卻又是落敗而歸,此後唐昭宗在大臣們心中的威信便一掃而光。
皇位,如同虛設。
乾寧三年,唐昭宗被李茂貞的同僚——華州刺史韓建囚禁於華州三年。這三年期間皇室有權有名望的宗親十一人皆被無辜殺害。
乾寧四年,不過四歲的九皇子李祚便被受封為輝王,成了權力爭奪的一枚棋子。輝王這項榮譽既保全了李祚的姓名,又將他拉入了更深的漩渦之中。
又過幾年春秋,唐昭宗重新復位,改元天覆,朱溫有功便加封為梁王。
可唐昭宗到底是不信任利慾薰心的朱溫,在朱溫任命為諸道兵馬副元帥時,天覆三年二月,便令輝王李祚管授三司,作諸道兵馬元帥。
可縱是如此,年僅十二歲的李祚又怎能擔此大任,形同虛設罷了。
宦官藩王狼子野心,早已佈下重重陷局,等著唐昭宗入甕,李祚便成了下一任傀儡。
天佑元年三月,蔣玄暉假傳聖旨,立輝王李祚為皇太子,此後更名李柷。
柷乃樂器,為人執掌方可奏樂,形成曼妙的曲子,李祚再也不是那位被寄予厚望的九皇子,而是一把琴,一把任人隨意波動,卻還是要發出婉轉悠揚的聲音。
是日,皇太子按照舊制,在唐昭宗柩前即位,年僅十三歲的李柷便成了唐哀帝。
……
……
天府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