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後半夜的時候,陸乘風已然從軍營之中離開了,而旁邊的繁華的臨安城,他還沒有來得及再去欣賞,便匆匆的離開了,正如他匆匆的來時一樣。
這三萬大軍僅僅是第一道防線而已,而且是屬於最外圍的,不僅僅要阻攔住來自被邊天海城的修行者,同樣也要阻攔住普通人。
而這普通人並不是真正的普通人,而是沒有修為但是卻掌控著巨大的世俗權力和勢力,這樣的人物同樣也能夠攪動起巨大的風雨。
而第二道防線則是東海水軍,這一道防線同樣也極其的關鍵,畢竟想要尋找墜落在東海的天外神物就必須乘船,哪怕是築基境的大修行者也必須如此,畢竟相對於遼闊的大海來說,相對於可怕的天地之力來說,人力實在是太過於渺小了。
而這第二道防線防止的不僅僅是啥呀,從海路前往舟山群島的人,同樣也是為了阻止海船進入,只要限制了海船,在很大程度上就能夠限制境外人員的機動性。
而東海水君軍相對來說距離舟山群島就更近了,乃是位於明州城的沿海地區,在那裡有一個非常巨大的軍港,停泊的幾乎都是大梁王朝當今最先進的戰船以及補給船。
而陸乘風離開了臨安城之後,便是沿著錢塘江按原路返回,相對於來的時候返回值時陸乘風便更加熟悉的周圍的環境,再加上順流而下的緣故,速度也要更快上一些沒有多久,便已經來到了明州城的沿海港口。
這東海水軍的主將乃是一位半步築基的修行者,實力比起先天境巔峰的修行者要強上不少,最重要是這位主將的水性非常好,這也是他能夠擔任這東海水軍主將的重要原因。
雖然這位主將沒有位列大梁王朝四大名將之一,在整個大梁王朝的武將系統之中,這位將軍也屬於四大名將之下第一序列的人物。
之前說動赫連山大將軍調動三萬大軍,那是因為有陛下的密旨以及陛下給的兵符。而這一次,陸乘風不知道陛下是否給了這位將軍密旨。
自己手中這次卻沒有任何的兵符,而如果這兩者最後都沒有的話,那麼他就只能靠自己的本事去說服東海水軍的這位將軍了。
畢竟軍令如山,見不到兵符,即便陸乘風身為樞密院副使,也沒有調兵之權。
這倒是給陸乘風提了一個難題,如果沒有東海水軍的阻攔的話,到時舟山群島的東路海域定然會有許多人透過海路過去。
但若是陸乘風沒有兵符,但是卻能夠調動東海水軍,那麼這必然會引起陛下的猜忌,雖然如今的梁帝是一位聖明君主,但是這種涉及到軍隊的事情,涉及到兵權的事情,已經是觸及到了一個皇帝的底線了,畢竟軍隊乃是維護皇權的重要保障,若是在軍隊之中讓他人取得了高於皇帝的威望和權力,那麼便會動搖皇帝的統治。
說到底,這還是一個家天下的社會。
不少風的迎著夾雜著凌冽寒氣的海風登上了這明州港的碼頭,一路上他都沒有想到一個好的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
他總覺得梁帝這樣做是對他的一種不信任,同樣也是對自己的一次試探,哪怕自己是梁帝親自提拔的,哪怕自己和梁帝還有著那一半的血緣關係。
但是他不明白梁帝為何如此過早的就開始這種行為,畢竟陸乘風才剛剛出道,對於那個高高在上的皇帝根本起不到任何的威脅。
最重要的,自己的一切都是梁帝給的,那麼梁帝想要收回去同樣也是輕而易舉。
相比起臨安城來說,這座明州城就要差上許多了,而且如今已是後半夜,對於一個以農業為主導產業的大梁王朝來說,大多數人在這個時間都已經睡了。
雖然說如今大梁王朝的商品經濟已經十分的發達了,但相對的來說還沒有佔據主導地位,至少要等到大梁王朝的工業革命開始的時候,整個大梁王朝才有可能會從一個以農業為主導產業的國家轉變為一個工業國。
相比起臨安城,軍營的位置是明州城東海水軍的位置就要更好找一些,畢竟既然是水軍,對於戰船和港口的要求就非常的嚴格,有了這諸般條件,找起來就容易許多了。
而為了避免誤會和其他不確定因素的出現,陸乘風並沒有直接乘坐船進入軍港,而是上岸走陸路去找東海水軍的駐紮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