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一要做的鏢局和古代的鏢局不同,也和後世的快遞公司不同。
主要是因為資訊的傳遞,還有貨物運送速度、資訊確認的問題。
這個時候人們雖然也有身份證明,可是造假的方式太多。
而且也沒什麼網購什麼的,所以面對的客戶群體就會是各個店鋪或是工坊等。
這麼一來,就等於是在做物流。
之前已經在各地購置好了倉庫和收取點,也不用丁一再去做這些事。
這次不會走遠,只在關內道一地,做好之後別的幾道直接將模式複製過去就校
首先,人員的培訓。
因為模仿後世,所以這些人首先要識字還要會寫字!
所以在人員的選擇上,都選了十五歲到二十五歲的年輕男子。
和商家談合作的事情由業務部的人負責,君風鏢局承接各種大貨物的運送。
按照距離以及貨物的重量體積收費,而且還要是在運輸網路之內的,如果超出範圍則需要上門取貨。
現在君風鏢局還沒能將網點普遍關內道的所有州縣,只能就近選擇。
運送的貨物都會在上路之前進行統計,雙方簽訂合約,交由第三方君風集團保管。
一旦貨物出現丟失或是破損,就需要君風鏢局進行賠償。
當然,這其中的細節也要仔細考量,不能讓甲方有鑽空子的地方。
州縣設立的網點都會有二十個隊,每個隊配備一個隊長,和甲方確認貨物簽訂接貨等,如果甲方運送的貨物量大,可以選擇多個隊。
每個隊除了隊長,還有會計,這個會計至於記錄運送路上隊伍的消費,回到集團再進行報銷。當然,這報銷會有一個標準,比如距離、時間。
每個隊到了運送地點,就需要去運送點的網點報道,然後再去將貨物送去目的地,之後再在運送點的網點接單。
如此形成一個迴圈,當然,如果某一個網點隊達到一定數量,就要空著去往隊數量少的網點。
這一方面的資訊傳遞,可以交由地樓去做。不過,這一方面是由君風鏢局和地樓合作,丁一不會插手。該付的錢,還是得付!
一連二十多,丁一跑了近三十個州縣,終於將關內道的網點確定下來。接下來,其他幾道按照這個模式複製過去。
這不會是完美模式,還需要運營之後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做好這些,丁一再次回到長安,在君風集團總部成立了一個監察機構,監管君風集團旗下的君風建業、君風礦業、君風鏢局、君風紡織,還有始平的幾個工坊。
忙碌了一個月,終於有了時間休息。
但是風欲靜而樹不止!
交通部的修路計劃又出了問題!
朝中多數人開始在雞蛋裡挑骨頭,修路侵佔了大量的勞力,這樣一來破壞了租佣調製!
直接導致這一完美的制度崩潰!
首先是百姓們的田地減少,其次是百姓們一心撲在修路以及補償計劃上,這樣耽擱了耕種導致大唐糧食產量降低。
而糧產降低,意味著朝廷不能有足夠的糧食儲備,如果發生什麼災或者戰爭,大唐將陷入崩潰。
這情況愈演愈烈,朝中一些原本支援這兩個計劃的人都開始猶豫,甚至倒戈。
交通部無疑又一次的被架在了火上烤!
而交通部長丁一,也被人拉了出來。
彈劾丁一僱傭女工,導致大唐禮崩樂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