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有了!咱們就來說一說這夏日。”丁一佯裝低沉的說著。
“清風無力屠得熱,
落日著翅飛上山。
人固已懼江海竭,
天豈不惜河漢幹?
崑崙之高有積雪,
蓬萊之遠常遺寒。
不能手提天下往,
何忍身去遊其間。”一首宋代王令的暑漢苦熱。
孔穎達劉司業二人聽完細細的品味著這首詩,全詩想象奇特,氣勢恢宏,願與天下共苦難的豪情,顯示出了博大胸襟。孔穎達不由得看了一眼丁一,這小子能有如此胸襟?繼續品味著,涼爽的風對驅暑顯得無能為力。乍看,這似乎不合風能驅暑的常情,而其實更主要的是用“清風無力”來襯托暑旱之甚,酷熱難當。
兩人彷彿看到這樣一種情景時值酷暑,大旱不雨,小河干涸了,土地龜裂了,禾苗枯萎了,而太陽又偏偏不肯下山,炎氣蒸騰,熱得人們坐立不安。
人們最害怕的還不是江海枯竭,而是因暑旱酷熱自然災害所帶來的無力解決的生計問題。
兩人越是品讀越是覺得此詩不簡單,由“暑旱苦熱”想到崑崙、蓬萊等現實與傳說中的清涼世界,這是極其自然的。如此清涼世界對飽嘗暑旱酷熱之苦的人產生的吸引力之大也是可想而知的。然而丁一想到更多的是:“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遊其間?”——不能將整個世界拎在手裡同去,又怎忍心隻身獨往那清涼世界崑崙和蓬萊山呢?
願與天下人共苦難的豪情,顯示了其博大的胸襟。“手提天下”諸語,想象奇特,氣魄宏偉。
“孔祭酒?如何?可能入得了您眼?”丁一看著面露嚮往之色的孔穎達提醒道。
孔穎達從此詩想到了現如今大暑的天氣,不知何處又要大旱。心裡正是想著如丁一所說一般願與世人一同經歷這天降大旱,聽到丁一的叫喊不禁皺眉:“丁小子,老夫佩服。此乃大作啊,你的想法老夫更是佩服,此詩當得上是今世大作啊!你小子更是當世大才啊!”
劉司業也在一旁誇獎著丁一,這讓丁一不由得臉紅,自己真沒有這麼高尚只是如果真有此種事情,自己也不會坐視不理。看著言語客氣的孔穎達躬身道:“孔祭酒,小子愧不敢當,只是之前所說之事不知孔祭酒可否是應允了?”
孔穎達頓時斯巴達了,說了這麼久你小子還是想著請假,虧我剛才以為你一心向民。表情十分不爽的說著:“哼,老夫豈是那言而無信之人,你的假準了。只是老夫希望你不要落下了學業。”
“那就多謝孔祭酒了,小子告辭!”聽到批假了,丁一立馬告辭,轉身就走。
孔穎達看著離去的丁一對著一旁的劉司業說道:“如此大才,奈何心不在此道啊!”
劉司業也是對此感嘆道:“是啊,像這般年紀又能有如此才華,且又獻上曲轅犁,還有些如此算學天分,對詩詞一道更是讓人歎為觀止。只是這行事風格卻又是如此的……不拘一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