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一閃,雲天便進入到系統集訓空間之中。
來到帝都幾天時間了,這還是雲天第一次進入系統集訓空間。
集訓空間依然是熟悉的樣子,沒有絲毫變化。
不遠處的診療上,實驗體已經準備就緒。
掃了一眼實驗體的況,雲天不得不承認,系統果然很瞭解自己,並且十分貼心。
實驗體並不是跟患者況類似的病人,而只是單純的需要做急診介入溶栓治療的病人。
急診介入溶栓已經算是單獨的一種神經介入手術術式。
而且是雲天沒有實時cāo作過的。
系統貼心的給雲天準備了只需要做急診介入溶栓治療的病人,顯然是準備讓雲天先熟悉熟悉這個術式,這比雲天直接進行復雜的綜合病人進行練習效果要好得多。
雖然明知道系統集訓時間的流逝對現實沒有一絲毫影響,但一想到患者正在危在旦夕,等待自己救治,雲天沒來由的有一種急迫感。
但云天沒有直接呼喚出系統介入導管室,而是先拍了一本中級技能書,學習急診介入溶栓的相關知識。
今天在影像科的時候,雲天同樣拍了一本相關的技能書,學習了相關的知識,做出了最合適手術方案判斷。
但當時沒有任何異像出現。
看來,這朵技能書之花只能在系統空間才能顯現出來。
吸收了中級技能書之花,雲天疏理了剛剛得到的知識,而後立即兌換了40個小時的集訓時間。
接著系統介入導管室拔地而起,實驗體一切準備就緒,雲天開始進行手術。
不得不說,在系統空間進行介入手術是一種極度暢快淋漓的感覺。
在這裡進行手術,不管遇到什麼樣的問題,完全不用考慮跟患者溝通的問題,也可以隨心所的按照自己天馬行空的思路進行手術。
關鍵是,手術完成之後,系統就能快速得到愈後評估的所有資料。
臨醫生技術進步緩慢,很大的原因是因為治療患者以後,需要經過很長時間的摸索才能得到術後愈後的判斷,而且得到的結果很多時候還要受到術後護理以及患者執行況的干擾。
這就好比,一個學生同樣做了一千道題目,一個做完馬上得到答案和評定,知道自己哪裡做得好哪裡做得不好。
另一個卻沒有參考答案,雖然同樣是一千道題目,但兩個學生得到的效果絕對是不一樣的。
所以,雲天很喜歡在系統做手術的感覺,就像是學霸能夠不停的刷高難度題那樣的極度的暢快感。
40個小時的手術時間過去的很快。
雲天似乎連頭都沒抬過一次。
一口氣做完64臺急診介入溶栓術,就聽到集訓時間不足的報警聲。
抬起頭,
活動了一下脖子,在系統集訓空間做手術還有一個好處就是永遠不會脖子痛!
在系統集訓空間做手術,似乎只會有精神和體力消耗,但對體不會造成任何負擔,特別是像長期低頭引起的脖頸痠痛之類的。
64臺手術做下來,雲天的急診介入溶栓術完成度基本能夠穩定達到90%左右了。
急診手術不比慢診手術,急診手術的完成度不僅是手術的精細完成度,還跟手術完成時間等各種資料有密切關係。
所以,急診手術的完成度整體要比慢診手術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