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異常透過調理,和改善生活狀況,進行積極干預,是可以有所恢復的。
而且最重要的是,冠狀動脈支架安裝之後,雖然在一定時間和程度上疏通了冠狀動脈血管,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隱患。
如果把冠狀動脈比喻成一條流淌的水渠道,冠狀動脈狹窄就好像是水渠兩邊長滿了苔蘚,因為苔蘚這一類物質的存在,嚴重阻礙了水渠中水流的速度。
於是水中的垃圾以及一些漂浮物,都會在這個地方沉積起來和苔蘚攪在一起,最後堵住了整個水渠中水的流通。
在人體之中冠狀動脈梗塞或者是狹窄,大體上就是這樣的原理。
用支架疏通冠狀動脈,就好比用鐵絲網將水渠兩邊的苔蘚網住,雖然在短時間之內會讓區域性的水流通性得到改善。
但從長遠來說,鐵絲網在水渠之中,同樣會阻礙水流的流動。
同樣也會導致水中的一些細小的漂浮物被鐵絲網掛住。
時間久了以後,它又會形成新的斑塊和堵塞物,安裝鐵絲網的地方一定是會比水渠的其他地方更容易堵塞。
這就是冠狀動脈支架介入術的隱患。
人體存在各種各樣的應急反應,但道理卻是相似的,安裝支架的部位一定比其他地方更容易發生二次堵塞。
只是這個時間相對來說稍微要漫長一些。
所以做冠狀動脈支架手術的人都是年紀稍微偏大一些的人。
或許沒有等到支架,部位再次堵塞患者的其他身體機能已經衰弱了。
所以冠狀動脈支架植入後,對於患者的益處是大於害處的。
所以醫生才會積極的實行冠狀動脈支架介入手術。
臨床上也經常發生支架部位出現二次堵塞的。
一旦患者在支架部位出現二次堵塞,就不能再次放入支架。
患者只能選擇另外的心臟搭橋手術,來緩解冠狀動脈供血不足的問題。
放在年老年人身上,我們不能確定究竟是冠狀動脈支架二次堵塞來的時間更早一些,還是患者的其他身體機能衰退來的更早一些。
所以我們可以選擇冒這個風險來進行手術,畢竟患者短期內心臟功能得到改善是切實的利益。
但對於眼前這個只有24歲的年輕患者來說,就是害處大於益處了!
24歲的身體相對來說段時間累身體各項組織和基本不會快速衰退,短時間內不會遭遇衰老和死亡的問題。
而冠狀動脈支架二次狹窄卻是一定會發生的。
短則5年,長則十幾年,出現的機率就已經很高了。
我們自然不能直接忽略必然會出現的問題,強行給患者進行冠狀動脈支架介入治療。
所以雲天的意見是趨於不給患者進行冠狀動脈支架治療。
“雖然患者年紀才24歲,但患者冠狀動脈狹窄大於70%,如果不進行冠狀動脈支架介入治療的話,患者很有可能下一次就直接出現心梗!嚴重者甚至可能直接威脅患者的生命!不做冠狀動脈支架介入治療,患者堵塞的風險非常大,惡作支架治療,短時間內甚至是在十幾年內,患者暫時都沒有這樣的風險,該不該做?利益如何,難道不是一目瞭然嗎?”
華陽舒醫生完全不同意雲天的說法,反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