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們紛紛獻上了自己的賀禮。有的只是走個形式,有的是真心慶賀芳辰,還有些是想借機親近公主以便上位……眾人眾生,千人千面,萬般心思,皆不相同。
可是誰能知道,很多年以後,這些如山般禮盒中盛放著的千條絲帶,也正像諸位解不開斬不斷的宿命一樣,把他們緊緊捆綁在一起。
禮物收過了,接下來便是祝禱儀式。
在殷國,生辰的祝禱儀式是由眾人們齊聲唱帶有美好祝願的歌。一開始的時候大家堅信參與唱祝禱歌的人數越多,祝願越靈驗,到了現在已經更加傾向於形式,在皇室當中,專門設立了唱各種祝禱歌的部門——司樂部,負責掌管郊祀、巡行、朝會、宴饗時的音樂。
專門設立司樂部既可以省去眾人難以齊聲唱歌的麻煩,又可以聽到經過專業訓練從而真正美妙動人的歌聲,兩全其美。歷代皇帝便紛紛沿襲了這一習慣。
今日的祝禱歌,便是由她們來完成。
“榮榮庭樹,青靄入無。神女如夢,慕爾如星。
妍華不盡,離恨無有。青女嘗信,自此佳期。”
一曲唱罷,眾位歌女齊聲恭賀:
“一祝陛下天歲永享,二賀公主芳辰佳期,三願我大殷萬世長存。”
慕初然和太后都笑著點點頭,對這般安排似乎很是滿意。
祝禱儀式過了之後,宴席便開場了。
宴席就設在龍舟上,擺了四周的長桌圍合,慕初然、冷輕痕與宴席的主角兒慕清綰坐在上位,其側是皇室貴胄的席位。
桌上擺的是玉盤珍饈,美酒佳釀,自然還有皇都難得見到的久州菜餚,清淡適宜,風味獨佳,在這九月天裡享用很是合適。
眾位大臣與皇室貴胄們齊齊入座。蕭何的席位還算不錯,離歌舞表演的空地很近,他昨日溺水,休養了一夜今日也來了,怕是不捨得錯過季長歌精心安排的節目,又或者是再想聽一遍古老動人的《越人歌》。
段衡坐在皇室席位當中,身旁是安王妃和妹妹段笙憶。皇室貴胄的席位與蕭何的離得有些遠,故而他只能遙遙望著蕭何。
季長歌倒是離蕭何不遠,二人中間只隔了兩位官員,只聽得他們在悄聲議論這場還未開幕的宴會。
眾人顯然都極其期待這場南遊之中的盛筵。聽說與往日宮廷宴會很是不同,這場宴會上,盡是他鄉風色,他鄉溫柔,他鄉軟語。
第一首獻上的正是《少年遊》。
“並刀如水,吳鹽勝雪,纖手泊新橙。錦幄初溫,獸煙不斷,相對坐調笙。
低聲問,向誰行素?城上已三更。馬滑霜濃,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歌者是個俊秀清逸的久州男兒。蕭何一見他,便想著飲著美人尖的水長大的久州人,莫非都是這樣的美人風骨?
他正用久州當地有些軟儂的音調唱著這首很是有名的詞,音色當中滿滿是有些沉醉卻又不甚沉醉,有些清醒卻又不甚清醒的三分酒氣。這點點味道讓在場所有人都很是迷離,將大家紛紛帶入了氣氛。
也好,只今一日,且把他鄉做故鄉。
而後獻上的《採蓮歌》正是在美人尖的湖水上展現給眾人。只見身姿綽約,出落的宛若芙蓉一般清麗的女孩子們正搖著小舟穿梭在重重荷葉之間,木槳在水面上劃出陣陣棹紋,彷彿她們自己就是這水中戲蓮葉的魚兒。
瞬間滿湖芙蕖,不知是花比人美,還是人比花嬌。
“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
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古人問,試問何處不可採蓮,為何獨留戀於江南?
今人問,試問何處不可採蓮,為何獨流連於久州?
生辰的主角慕清綰顯然已經沉迷於久州獨有的風俗風貌了,她先前只以為這裡有接天蓮葉無窮碧的荷花,有清澈如水的蓮子,卻絲毫也沒料到這裡還有這麼美的民歌,這麼好看的人。這個深宮中的公主十七年以來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了他鄉的魅力,這感受是真實的,是可觸的,是切身實地的。她激動著微微擺頭,髮尾處的金鈴隨著她的動作叮鈴叮鈴作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