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天不負有心人,那一個愛恨交織,魂牽夢縈的水中人,倒映的自己,終於活靈活現地出現在身前。
只是無論自己如何擺動肢體,他並不會像水面中那個倒映的自己,亦趨亦步。
這是一個沒有行為意識的新生體,開啟他自身最關鍵的蛻變,他必須像盤古歷經億兆年後,在某個突然間自主了意識,否則永遠是一副植物狀態。
如此再經過千萬年,盤古終日帶著他,臥睡在河邊同水中的自己交流,他又萌生了感激和欣慰。
因為有了對比,他不再奢望水中的那一個自己能從河面起來,他告訴他走過這片混沌大陸的每一件事情,分享給摯友聽,他笑,他也跟著笑。
窗間過馬,跳丸日月,在大自然條件,種種巧合下,卜數只偶,越來越多岩土正待甦醒,只是都沒有一塊如同盤古般幸運,種種巧合之下形成的人骸模樣,有四肢,有頭部,有身體。
於是再花費了千萬年時間,盤古捏製了無數個自己,因為認知的意識中,只存在這一個形態模樣,他沒有記載過其他任何活動型別的形態。
直至某日,一場劇烈的暴風雨澆了剛捏造的泥人,催得自己睜不開眼。
待至晴朗時,捏製的泥人面目全非,奇形怪狀,這便是妖宗一族的起源,日後山海大陸,猛獸飛禽的伊始祖先。
被澆透的小泥人蛻變了模樣,駭狀殊形,怪模怪樣,如同那些泥人一般沒有自主意識在爬動,陸地上,水中,甚至身單力薄的。
只待風季起,能迎風飄舞,飄蕩得無影無蹤,喚醒了盤古的好奇。
他開始終日思考,他不再同水中那一個摯友交流,他開始觀察著這些偶變的物體做出的一系列行為動作,比較過往。
嘗試著捏出另一個不同的爬行形態,於是華夏文明起源,最神聖的第一階梯生物,蒼龍的雛形就此誕生。
而後,能迎風起舞,帶有兩個很薄的片狀物體,再歷經千百年嘗試,弄明白了平衡的原理,鸞鳳的雛形出現。
它不再像是失敗過億萬次的作品,隨風翻滾,它擁有同等的翅羽,平衡的尾翼,均衡的軀體,無論風如何吹動,這一幅作品皆能保持一個完美的懸滯狀態。
明白了翅膀的重要性,盤古給自己和‘蒼龍’捏製了一副背翼,帶著龍鳳又在這片混沌大陸的上空飛了數千年。
他曾嚮往過遙遠的宇宙,那黑暗中的冒險,除了空無際望的漆黑中,並沒有讓他找尋到什麼,漸漸留戀那一片生自己的混沌大陸,便產生了決心和堅定的情緒。
再歷經萬千年帶著龍鳳重新回到了這一片混沌天地。
恆河沙數,車載斗量,如此反覆歷經無數遭遇,從此盤古健全了靈長動物最基本的七情六慾‘喜,怒,哀,思,悲,恐,驚。眼,耳,鼻,舌,身意。’
整個世界豁然開朗。
天高雲淡,巧合之中,龍鳳覺醒了意識,各具個性。
這兩個生物並未像自己在茫然歲月中,機緣巧合去進化,是自己的情緒影響了二者的覺醒狀態。
龍鳳並未如同自己一般,在乎和留戀水中倒映的自己,它們並不孤獨,自生來,便有了盤古的照望,庇護有加,將盤古視為母尊,朝參暮禮,稽顙膜拜。
他開始接受這種儀式,他迫切地想要弄明白彼此間這一種不平等的關係和如何影響龍鳳覺醒的原因。
依照二者形態,將二者的身體構建條件相互利用,嘗試改動地捏出了窮奇,畢方,應龍,麒麟,開明獸,混沌,饕餮,青龍,白虎,朱雀,玄武等等所有第一階梯的混沌玄獸,皆奇形怪狀。
再將各個生物形態的構建條件相互利用,此後山海時期所有的動物形態就此形成雛形,飛禽走獸,爬蟲蛇蟻。
自此,混沌時期的大陸上,熱鬧起來,那一個用來削制岩層的貼片,日經月累,成了盤古手中的勢力權杖,一把孕育了萬千生物的斧子,坐臥不離。
一陣黑暗罩蓋了這片大陸很久,伸手不見五指。
黑暗中所蘊含的種種不可深究的未知,帶來了全新的紀元,那一個河中倒映的自己,有一天突然走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