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切入點李顏是知道的,從知道聯翔要開釋出會,他就知道媒體必然會拿這一點做文章。
畢竟他當初沒開釋出會,在沒有對手的情況下都被質疑了好一陣。
只是他沒想到會有如此急促、猛烈、集中的主動攻勢。
分明是指望一口氣把李顏在輿論上徹底打到。
這群利益相關者,精準地知道李顏的命門在哪啊……
沒有積澱,沒有成熟工業鏈條的未來科技,靠什麼讓大家心甘情願掏腰包吃螃蟹,靠的就是“我一騎絕塵”。
還是小看了,李顏忽略了一個很關鍵的問題。
如果他的對手就是聯翔,甚至是整個上京科技圈,按他的判斷倒也沒錯。
媒體在沒有絕對偏好的情況下,“套皮自研”絕對是一個爆點,大眾總是對黑料更為熱愛,就如同今時今日懷疑李顏不開釋出會是根本沒有成品一個道理。
但他的對手,不僅僅是科技圈。
所以媒體有了壓力,也就有了傾向,看到的說出來的,自然都是上京希望他們說的。
這就不是未來科技可以左右的了。
從劉立偉反饋回來的資訊來看,幾家大媒體口風都出奇一致,早早對聯翔的極光系統下了“自研”的定論,卻偏偏不對此大作宣傳,也不新增任何額外細節,所有的通稿基本就等於釋出會的一次覆盤。
他們也對未來科技這邊提供的一些說法視若無睹,放著能引起討論的爆點不管,哪裡是平時作風。
劉立偉整得焦頭爛額,不得已只能向李顏求救。
李顏也嘗試跟幾個認識的媒體朋友聯絡過,最重量級的便是臨江日報的報社社長了,他的回答也最具有代表性
“李顏吶,外邊的報紙說什麼,那都是他們的自由。上京的公司搞出來自研系統,他們怎麼說,當然是他們的事,他們想借此機會宣傳宣傳,也很正常。大家都是管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我們不瞭解情況,最多就是不摻和。”
說白了,除非你李顏搞出什麼新的回擊,臨江也給了他們足夠的支援,媒體才會願意當槍往前衝。
這是屬於他們的風險管理。
上京畢竟是首都,手裡握著的資源可不是臨江比得了的。
李顏糾結許久,還是決定先不給臨江跟新北打電話,目前這個階段,還輪不到他們插手。
而且……就算真希望他們出手干預,恐怕他們也不一定樂意。
微博的反應非常劇烈,“聯翔極光系統”的話題熱度已經衝進了前十。
詭異的是,底下大部分評論轉發的內容,都要捎帶提一句未來科技。
最主流的自然是跟釋出會有關的,含蓄點的如“極光讓我們看到了國產系統真正的未來”,直接點的如“為什麼河圖系統不能跟極光一樣開個釋出會讓我們看看呢”,極端的如“極光用民族企業的擔當狠狠打了某省某神童的洗錢行為”……
其他的也有各種高階的陰陽怪氣。
“事實證明,自研系統確實不難,只要國家想做,隨時都有人能做。”
“希望科技圈多一些拿成果,少一些看宣傳。”
“科技研發從來都只看成果,而不是依靠追星。”
如果都是這種情緒化的東西也就算了,偏偏還出現了理中客跟一粉頂十黑。
“又是華夏科技的一次進步,大家何必踩一捧一,希望河圖系統跟極光系統齊頭並進,有競爭,才能真正惠民嘛!”
“在河圖系統面前,極光系統也不過是一閃而過的流星罷了!”
類似這種評論,底下幾乎全是暴躁的批評。
不管這些是真實情況,還是聯翔那邊買的輿論,他們想達到的效果確實是起來了。
像質疑、打倒、摧毀李顏的人一直都在,只是被李顏一波接一波的成績壓得喘不過氣。
現在出現這麼一個機會,自然是上躥下跳,拼了命地讓輿論徹底倒向對李顏不利的地方。
李顏不怕這些看得見的情緒,怕的是那些漸漸對他失去信心乃至失去興趣的“沉默的大多數”。
汪紫有來問過要不要給管理層開個會,但李顏不想開一些意義不大的會,就拒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