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臺上的郭啟文字想盡量從整體教育情況來跟家長們溝通,結果發現只要他需要一個“榜樣”,就不可避免地要提到李顏。
尤其是“全面發展”跟“素質教育”這兩方面。
聽著班主任提及李顏名字,陳鳳玲表示非常淡定,她習慣了,並不覺得新北一中跟育才小學有什麼不同。
結果家長會一結束,就有幾位家長熱情地圍了上來,向她討教育兒秘方。
“這得怎麼教才能教出這麼優秀的孩子?”
陳鳳玲想了半天,除了一個不給李顏看電視以外,也沒想出什麼像樣的內容來。
從育才小學年級第一,到參加競賽各種拿獎,到體育特招,到新北一中年級第一……這一路主打一個省心。
李顏也突然變得非常成熟,別說催著學習了,她跟李春夫婦倆擔心最多的反而是兒子學過頭。
“都是孩子自己的造化。”陳鳳玲說道。
家長們齊齊一愣,開始反思自己是否過於高壓教育,幾個念頭下來很快說服了自己。
有位看上去很有威望的男家長——從另外幾位家長眾星捧月的姿態可以看出來,連連點頭道“尊重孩子的天性,實乃大智慧。”
實驗一班教室裡突然就瀰漫著一股“悟了”的氛圍。
陳鳳玲還急著去李顏宿舍看看,加上不知道林志遠媽媽會不會在等自己,也就不久留,匆匆從聊得熱火朝天的家長群中穿行準備離開。
“李顏家長,”一個媽媽叫住了陳鳳玲,笑著遞上名片,“我是陳凡的媽媽,這是我的名片。”
陳鳳玲接過,只見上邊寫著新北市華光科技有限公司,董麗華。
見陳鳳玲沒有回名片,陳凡媽媽主動問道,“李顏實在太優秀了,我家陳凡最近電話裡一直誇,冒昧問下,你跟李顏爸爸是從事什麼工作的?看咱們有沒有合作的機會。”
“沒有沒有,我們就是個賣菜的,陳凡是李顏舍友吧?一起去他們宿舍看看?”
“太謙虛了,難怪李顏家教那麼好。”
突然又來了幾個家長給陳鳳玲跟董麗華遞了名片,陳鳳玲不得已只能補一句“我就賣個菜,也沒名片”,隨後趕緊下了樓前往宿舍,出乎意料的是董麗華也跟了上來。
一路上兩位媽媽相聊甚歡,只是說歸說,聽歸聽。
董麗華提前給李顏家下了“富裕”的標籤,把李顏優秀的一部分原因歸結為強大家庭實力的支援。
所以“蔬果批發”等於“全市蔬果批發龍頭”,“在凜城市場工作”等於“這市場李顏家開的”,“小本生意”等於“利潤巨大”……
在董麗華預設李顏家必然壟斷全市學校乃至機關飯堂蔬菜供給的前提下,陳鳳玲一句“食堂那邊的不算啥”一下就把業務範圍又擴充了幾番。
實際上只是真沒做什麼食堂的生意,沒那個人脈資源。
沒人願意相信李顏家庭非常普通,普通到在新北土著看來算是貧窮。
就跟首富穿老北京布鞋,也會被認為是奢侈品一個道理,大家會用自己慣用的邏輯,把李顏的離譜表現,編織出一個可以接受的、可以理解的故事來。
家境富裕背景強大,只不過是這條邏輯鏈裡的一個元素。
總不可能相信他重生帶掛吧?
一進403宿舍,梁天成媽媽、朱青倫媽媽跟李若飛爸爸已經在宿舍裡了,一陣寒暄後,大家一致表達了對宿舍條件的讚許。
隨後就是令幾位孩子們渾身僵硬的家長會面。
其實很短暫,大晚上的,學校也不給家長久留,合計說不了幾句話。
話題還是老掉牙的誇李顏,向李顏學習,李顏多多關照……陳鳳玲一一回敬了“反誇卡”。
這倒是讓李顏有些驚訝,老媽居然清晰記得每個舍友們的長處,誇了梁天成學習成績、李若飛作文、朱青倫地理、陳凡數學跟計算機,還特地誇了一下家長尚未出現的林恆“大才子”。
在場家長們都很受用,再走一輪寒暄也就離開了。
只有李顏送陳鳳玲到門口——這讓其他家長又是好一通感慨。
“老媽,這就走啦?不找個酒店住一晚再在新北玩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