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二章仇留到那天
百姓們不會去管也看不到東疆貌似平靜下的激流暗湧,也看不到明天就有可能到來的災禍,他們只能看到今天的日子,為了今天而奔波。已經到了這個時節正是春播的時候,官道上的行人並不多見。
田裡幹活兒的農夫們聽到悶雷一樣的聲音貼著地面從遠處捲過來的時候,紛紛起身往聲音飄來的方向去看。他們是好奇,也是藉著好奇的機會直起腰身放鬆一下。孩子們在路邊玩耍,還沒到注意父親累彎了的腰板為什麼看起來那麼奇怪的年紀。他們也不理解,為什麼父親站起來的時候會用手託著腰,會喘息,會汗流浹背。
當看到那是一支令人畏懼的軍隊過來,田裡的大人們開始帶著驚慌的呼喊孩子們離開官道。孩子們就好像遇到了危險會鑽進父母翅膀下的雞崽一樣,奔跑著衝向父母的懷抱。
很久沒有看到過軍隊調動了,所以人們都有些驚恐。
官道上那支急速衝過去的騎兵氣勢洶洶,而最前面那面大旗上的沐字則讓百姓們鬆了口氣。
是沐府的人馬。
這個地方距離長江岸邊已經沒有多遠,穿過村子就能看到大堤。
從長江方向過來十幾騎人馬迎著那支隊伍過去,田裡抱著孩子的父親有些得意的告訴孩子,那叫做斥候,是為了大隊人馬探路的。孩子眼神裡都是欽佩,在這個年紀他還是認為父親是無所不知的,有任何疑問,從父親那裡都能得到答案。
斥候首領從馬背上跳下去,快步跑了幾步然後單膝跪倒在一個身穿鐵甲的將軍面前,因為離著遠,百姓們不知道他在說著什麼。然後他們看到那個鐵甲將軍伸手往前一指,隊伍再次出發。
“阿爺,將來我也要做那樣的大將軍!”
一個男孩依偎在父親懷抱裡這樣說。
“好”
父親開懷大笑:“我家孩子就是有志氣!”
也不知道有多少個父親這樣由衷的讚賞過自己的孩子,然後在幾年之後不得不為了孩子將來怎麼能過的稍微好一些而頭疼。事實就是這樣,有志氣不等於……會成功。如果有一百萬個父親因為兒子這樣的話而驕傲過,那麼這一百萬個父親中或許最多隻有一個能一直得意到看著兒子穿上那身鐵甲。
剩下的九十九萬九千九百九十九個父親,要麼手把手的教會兒子耕田,要麼手把手的教會兒子做工,要麼……在兒子穿上號衣的那一刻抹一把老淚,祈禱著兒子不要戰死在疆場上。
隊伍很快穿過了村鎮,然後順著長江大堤一路往西邊急衝。又走了十幾裡之後隊伍再次停下來,距離隊伍停下來不到二百米的江邊停著一艘大船,這是方圓三十里內唯一適合大船停泊的地方。
曾經這裡是一個很繁華的商船補給的地方,十幾年前長江大災淹沒了兩岸百里,這地方也毀了,誰知道水退之後棧橋又露了出來,居然沒有什麼損壞。不過因為在五十幾裡外縣城附近修建了水寨,所以商隊沒有船再選擇這裡停泊了。
孤零零的,只有那麼一艘船。
船上沒有任何標誌,看不出來隸屬哪家商行。
身穿鐵甲的將軍擺了擺手,隊伍隨即裂開了陣勢。他從馬背上跳下來,舉起千里眼仔仔細細的觀察了一下之後低低吩咐了幾句,二百名騎士隨即從馬背上下來,從背後將隱藏在披風下面的武器取了出來。
那是火槍,一種中原很多人都聽說過但沒有見過的東西。而沐廣陵手下這支火槍隊,似乎還有更特別的地方。當初組建的時候,蓬萊宗掌教蘇陽曾經斷言,這支騎兵隊伍是真正能威脅到大修行者的軍隊。
二百人,五十人一隊朝著那艘大船包抄過去,然後在幾十米外停住,扇形列陣,火槍槍口瞄準了船上。
沐廣陵將鐵盔從頭頂摘下來,臉色陰沉似水。
他大步往船那邊走過去,身後跟著八個身穿鐵甲手持長槊的戰將。這支騎兵隊伍裡,只有這八個人依然還是用槊,而不是火器。
大船
甲板上
方解獨自一人坐在那裡,面前擺著一個小桌子,桌子上放著一盤還冒著熱氣的燉魚,那是他天亮之後親手釣上來的河魚,小火慢燉了一個多時辰,香氣撲鼻。他居然還有心情去岸上找人討要了兩根蘿蔔,然後切成厚片墊在魚下面一起燉了。
在西北,樊固城的百姓們就習慣這樣燉魚。只不過他們一年到頭沒有多長時間能吃到魚,樊固城東邊那個小湖只有幾個月的時間不結冰。樊固人習慣了用蘿蔔和魚一起燉,稱其為魚鹹菜。
說實話,燉久了之後,那蘿蔔的味道真的比魚還要好吃。
不只是蘿蔔,還會把很寬的粉條一起燉,有時候還會加上一些五花肉。這種吃法,在大隋江南一定被視為異類。
方解夾起一片蘿蔔放進嘴裡,感受著魚香。
他側眼看了看登船上來的沐廣陵,然後伸手拿起酒壺,在對面的空杯子裡倒滿了酒。在他身後,斷了一條胳膊的沐閒君坐在椅子上,一臉的狠毒。當他看到父親的時候,居然如孩子一樣痛哭起來。
“帶少爺回去”
沐廣陵的視線的在沐閒君光禿禿的右邊肩膀上看了看,眉頭不由自主的顫抖了幾下。後面的鐵甲護衛連忙上前,攙扶著沐閒君走下大船。
“臨時改了主意。”
方解指了指對面的椅子:“本打算讓我的人帶著小公爺先走一步,後來想了想,不如先把他還給你。”
沐廣陵面沉似水的在方解對面坐下來,擺手阻止了護衛要上前動手的意圖。
“很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