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奉陛下之命令,前來督造‘福岡城’。”
一個工部的大臣拜見楚武。
這個大臣,楚武平時根本見不到他。
北宋著名古建築家李誡,《營造法式》的作者,專門負責修建城池、防禦工事。
巖屋城被織田信長重兵防守,楚天前去西域都護府力戰強敵窩闊臺、拖雷組合,所以楚天將工部的李誡招來,主持修建福岡城。
楚天擅長騎兵突進,相當於聖級的騎兵統帥。
—————
在山地為主的東瀛四島,實際上不利於楚天的大騎兵作戰,反而是西域、中亞,適合成群結隊的騎兵突擊。
以騎兵立國的窩闊臺、拖雷,也只有擅長騎兵的楚天,可以制裁他們。
皇太子楚武成為東路兵馬名義上的最高指揮者,實際指揮者,由樂毅更換成殺神白起。
“父皇的構想,遠超我的想象,何時能到達到父皇的十分之一?”
楚武還在震撼之中。
他的父皇,在他眼中,不但不可戰勝,而且想法無窮無盡。
沒有城池,那就從平地開始,強行建造一座大型城池。
楚天的想法並非天馬行空,而是經過了估算。
博多灣作為連線高麗國,甚至是中原的重要港灣,完全有成為巨型城池的潛力。
只不過,戰國時代的大名們,喜歡在山上築城,以加強城堡的防禦能力。
比如,博多灣是立花家的領土,但立花家主卻在立花山城居住。
楚天有廢棄立花山城,另外在博多灣的平地修建一座新城的想法。
福岡城的人口,來自於中原和立花山城,以快速達到升級為大型城池的目的,同時,這也是中原向東瀛四島殖民的第一座城池。
內閣大臣之一的李斯,前來負責統籌修建福岡城,而工部的李誡是實際修建者。
“臣李斯拜見太子殿下。”
李斯面對這位未來帝國的繼承人,也畢恭畢敬。
現在的大夏王朝欣欣向榮,楚天將主要資源給了嫡長子,已經指定太子名額,沒有九子奪嫡的趨勢,李斯自然站在太子一派。
“有李斯、李誡二位先生督造福岡城,想必福岡城很快便可以竣工。父皇有言,雖然此城修建的目的是為了征服東瀛四島,但此城在將來會是重要的貿易港口。勞煩二位先生了。”
“臣等受寵若驚,必定傾盡全力,儘快竣工。”
楚武按照諸葛亮的提議,為這些父皇一輩的元老們接風洗塵,並且結識李斯、李誡等人。
新上任的東路兵馬大元帥白起,遼東軍主帥樂毅,伏波軍主帥鄭和,高麗軍團軍團長李成桂等將領,楚武也一併邀請,並且部署平定東瀛四島的計劃。
現在以楚武的能力,還做不到制定滅國之戰的戰術計劃。
征討東瀛四島的部署,實際上是楚天在離開九州島之前,提前留下的計劃,由諸葛亮輔助楚武,執行計劃即可。
諸葛亮私底下對楚武說道:“陛下親自前去西域都護府,將征討東瀛四島的重任交給殿下,除了陛下要親自對付從西邊而來的強敵以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那便是讓殿下擁有滅國之功,鞏固殿下的地位。”
“父皇果然神機妙算,運籌帷幄。”
楚武更加崇拜自己的父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