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墨端解下負在自己背後的劍鞘,將它插在林逍身前,然後簡單地捻起一道劍訣,從一旁的七星龍淵上召出一道青芒劍氣,在林逍周身形成了一層護身屏障。
整個過程,墨端的動作都顯得非常的緩慢,甚至能讓人看清楚他的一舉一動。在修真界中,像道法和咒術一類的東西,除非施法者所使用的是瞬發類的符籙,否則想要施放出來都是需要進行畫符、唸咒、結印或是蓄力等步驟。
所施展出來的法術越是複雜,這些準備的動作也越複雜;而且最重要的是,這些步驟在進行的時候是可以被打斷的。因此修習符道一脈的修行者在施展法訣或是符咒時都要求動作迅速流暢,行雲流水,一氣呵成,絕不能拖泥帶水。即便是修為通天的符道大師,如果畫不出符咒,形不成陣法,那也只能淪為砧板上的肉魚,任人宰割。
照理說,墨端方才捻訣的動作已經是慢到了極點,似這般拖泥帶水的,只要現場隨便一人對他發動攻擊,打斷他結印的動作,這道劍氣也就沒辦法召喚出來。但是眼下在場的人有兩個門派之多,無論是懸空觀和青雲堂,包括陸深和錢有容,誰都沒有上前出手阻攔;甚至在墨端伸手結印的時候,他們還整齊地向後退開了一步。
“萬仙大會”對於此次剿殺林逍的行動可謂是籌謀良久,但當他們來到三重樓後,所受到的阻礙卻遠比他們想象的要多得多。據目前得到的訊息——請來的外援“黑紗門”幾乎全軍覆沒,領隊的左護法寒江流死於鬼使雲夢澤之手;“蓬萊境”在靜海受到白骨衣和紅塵等人的阻擊,聖老無塵敗走,掌門玉溪子與其門下弟子盡數被囚,生死未知;“琅環宮”的隊伍一早就讓雲霄截斷在了山海關;“凌虛閣”閣主徐行舟在景山被凌影擊退;“摘星樓”樓主寇莊則自戕於葉無心的劍下。
除了遠在東海浮生島上的滄海門沒有參與行動之外,十三個門派的掌門,再加上“黑紗門”的一個左護法,十四支隊伍氣勢洶洶而來,先是在樓層分界處被馬嵬用陣法分散開來,再被人逐個擊破了五個……每傳來一個壞訊息,“萬仙大會”的人對林逍的恨意便會更多一分,如果沒人出手阻攔,在林逍力盡倒下的那一刻,他就已經被大卸八塊了。
懸空觀和青雲堂的人帶著滿腔憤恨前來這裡圍剿林逍,錢有容和陸深更是欲將其誅之而後快。除非“劍痴”那個瘋女人忽然出現,否則就算是凌影現在到場,也不能阻擋他們的步伐。
如他們所願,葉無心並沒有出現。
但是出乎意料的是,另一個人登場了!
墨端就這麼憑空現身,誰也不知道他是何時進到這“迷羅幻境”中來的。他來了以後,卻沒有對仙門的人痛下殺手,只是放了一把劍,接著捻了一道訣,然後順手處理了一下林逍身上的傷勢,其他的什麼也沒幹。
他神情可親,周身靈力內斂,並沒有像葉無心一樣,總是從身上流露出一股冷冰冰的強大氣息壓迫著所有人。他就那樣安安靜靜蹲在林逍身旁給他輸送真氣,行動不緊不慢的,氣定神閒,看上去顯得有些老實和木訥。
然而墨端就蹲在那裡,即便錢有容和陸深眼下的身體狀態再怎麼完美,兩派子弟的對林逍的再怎麼決然,他們都停下了自己的行動,向後退開至他們所認為的安全距離,不敢再向前移動分毫。
因為他是墨端,他的身份是縹緲城“大先生”!
在天地還未分裂之時,“仙、劍、魔”三方呈鼎力之勢,從那個時候開始縹緲城就已經是天下聞名的大宗門了;而後魔教覆滅,忘川勢微,仙門內部格局也在進行洗牌,唯獨縹緲城始終屹立於修真界的頂峰,從未跌落神壇。
但與經常在民間除魔衛道,降妖鎮祟的仙門中人不同,劍宗子弟極少在世間行走,就算是有,也是通常只是一人一劍,獨行於山野林間、荒原大漠或是五湖四海——這與他們修習的劍道有關,不同的世間風景能讓劍客領悟到不同的意境,從而形成自己的劍意,提升劍術境界。再加上縹緲城地處偏遠之地,所以即便它的名聲在世間極為響亮,也沒有多少人真正瞭解這個地方,他們也不知道那裡面究竟都有些什麼人。
不要說俗世人間和其他的玄門世家,就連紫陽神宗這樣自來與縹緲城交好的門派,都無人能完全知曉那座城樓後的具體情況。除了歷代的宗主之外,縹緲城其他的內部成員,大多都不為人所知。
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修真界這一代人對於縹緲城的認識,不外乎三個人——一個就是上代宗主“劍魔”林逍,那通天塔上分裂天地的絕世壯舉,便已經足夠修真界將其載入史冊之中流傳千秋萬代;一個則是現任宗主“劍痴”葉無心,此女曾經是離恨天城的掌上明珠,容貌之絕美驚世駭俗,一手“黃泉九路”劍法更是已臻無上之境,冰冷的鋒芒和美豔的容顏形成一種絕妙的反差美,頗為世人所嘆。
至於這第三人,正是“大先生”墨端!
之所以叫他“大先生”,是因為他是整個縹緲城資歷最老的那一個。關於這位大先生,外界的人所能瞭解到的是:當年“未央君”夏陽入主縹緲城,名揚四方而封號“劍神”的時候,座下共有三名親傳弟子——最小的那個便是從紫陽神宗出走後加入縹緲城的林逍,排行第二的那名弟子在後來的一次宗門浩劫中與“劍神”一同戰死;而掌門首徒,就是如今的大先生墨端。
葉無心生性淡漠,不愛與外人交流;林逍墜樓之後,她更是閉關了千年之久,因此這麼長時間以來,縹緲城的內外大小事務,基本上都是墨端作為代宗主在進行操持。修真界有傳聞說,這位大先生其實比葉無心還要更早探索到十重天的門檻,卻故意停止了修煉沒有去突破最後的那層境界,就是為了要幫葉無心處理宗門事務,而無暇顧及修煉。
這傳言是否為真,外界無人知曉。因為自從天地分裂成了七重樓之後,就再也沒有人見過這位大先生與人動手了;而當年那些見識過大先生出劍的人,絕大部分都已經死了!
千年以來幾乎沒人見過墨端動手,也幾乎沒人敢和墨端動手。
就因為他是縹緲城的大先生。
這似乎是一件讓人很難理解的事情,但在場的這麼多人中,就有這麼一個人對此感受甚深。
這個人就是青雲堂堂主錢有容。
在這個世界裡,有很多驕傲自信的人,他們身負超於常人的強大實力,熱衷於挑戰那些在傳聞中十分強大的人,以此激勵自己加強修煉。
錢有容在沒繼任青雲堂堂主之時,就曾經見過這麼一個人。這個人是青雲堂的一位耆老,早已不管門派裡的事務,是個在後山養老的閒散人。錢有容當時是門派裡的一個小弟子,第一次到後山看見這位前輩時,便發現他雙手的手筋都斷了,早已是個無法修煉的廢人。
錢有容驚駭之餘,又有些好奇。剛開始尋問的時候,前輩不僅沒有搭理他,還把他給趕走了;後來錢有容常去後山,一老一少漸漸熟絡起來,當他再問起這個問題的時候,前輩就沒再趕他離開,但還是什麼都沒說,只是會用一些其他的話題來分散他的注意力。後來那個前輩生了一場大病,幾番醫治都不見好轉,馬上就要撒手人寰了,臨終前便把錢有容叫了過來,給他講了這麼一個故事。
當年,這位青雲堂前輩年輕的時候,乃是門派中一位百年難得一遇的驚世奇才。他雖是仙門的子弟,卻醉心於劍道,並利用多年的時間將本門所修習的符道與劍術相結合,獨創了一門御劍之術。
此後,這位前輩以他自己獨創的這套劍術,挑戰並打敗了許多來自萬劍閣、無量劍派、五嶽劍派等各門派的劍宗弟子,一時間他名聲大噪,同時這也滋長了他內心深處的驕傲與自負。
終於有一日,他提出要挑戰劍宗排名第一的門派縹緲城,打算以此“屠神證道”。於是他就一人一劍,孤身來到了縹緲城。縹緲城的弟子們聽說他是來這“踢館”的,倒也沒有對他無禮,而是十分平靜地收下了他的戰書,然後把他帶到了大殿上。
當時大殿上有許多人在,包括極少在外人前露面的“劍痴”葉無心。這位劍痴接過了弟子遞上去的戰書後隨意地掃了一眼,便把它放到了一旁,然後淡淡地說了句:“本座今日乏了,不想動手。反正這裡有這麼多人在,你自己隨便選一個去打吧。”
白骨衣笑道:“人家千里迢迢地趕來賜教,表姐你就是這麼對待人家的嘛?!”
一旁的“葬花劍”計瀟瀟倒是興致盎然:“好久沒人來質疑我縹緲城在劍道上的地位了,今日好不容易來了一個,要不然……你來和我打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