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什麼?”
“我要參加八路。”
“去找劉團長……”
“不,我就找你!”
“也行!”
張楚點點頭。
自己也是八路。介紹個人沒問題。
至於具體的編制,自然會有人處理。報告冀中軍區即可。
當即和劉岱說了。
劉岱自然是表示熱烈歡迎。
只要是真心抗日的,八路軍都是熱情歡迎的。
哪怕是偽軍。
只要改過自新,都是抗日隊伍一員。
裘莊和日寇對抗了那麼多次,也可以說是鬼子的死對頭了。抗日鬥志有目共睹。
這樣的兵員,八路軍當然是求之不得。
絕對不需要懷疑他們的戰鬥意志。他們絕對會和日寇死拼到底的。
“你們有多少人?”
“三百。”
“那先成立一個獨立大隊吧。跟著我們行動。”
“好!”
三言兩語的就商量妥當。
部隊急匆匆的向高陽進發。路上,說起這個35團的情況。
劉岱說,這個35團是新成立的。還不到半年。人數也不多。只有九百人左右。從成立到現在,還沒參加過實戰。
唔,是作為一個整體,沒有參加過實戰。但是裡面有部分老兵。
“學生團!”
“裡面有很多流亡學生。”
申耽補充介紹。
張楚開始的時候差點聽差。還以為是流氓。
後來才反應過來,別人說的是流亡。
抗戰爆發,沿海地區的大學紛紛內遷。其中,就包括北平和天津的很多大學。
比如說燕京大學、南開大學什麼的。
不是都遷到西南去了嗎?組成了一個赫赫有名的西南聯大。
然而,並不是全部學生都跟著去了。
畢竟路途遙遠。還要長期背井離鄉。
很多學生受不了長途跋涉的苦。家鄉也不在那邊。於是流落各地。
冀中地區也有很多在北平、天津上學的學生。
日寇殺來以後,這些學生分崩離析,做什麼的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