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天九洲除去帝朝所在的羿洲,便要數淮、明兩洲最為繁華了,而整個明洲最為鼎盛的便是王都——清安城,不論是人口還是經濟底蘊都是此間天下最為拔尖的代表。
哪怕暴亂五十載期間,這座千年古都也是少有未經戰火洗禮的城池。
唯一的一次還是咱們當今聖上萬方大帝親征,所率軍伍貫徹十七禁令五十四斬,令行禁止的落實力度直讓人咂舌,所以當初哪怕城破之後依舊沒有太大損失。
世人皆知江南富庶,風景如畫,而唯一的列外,也就是清安城了。
身居江北,但其富庶之資古今少有,至於風貌,恐怕也只有當今帝都能穩壓一籌。
無數名人騷客遊至此時都時常感嘆,幸虧羿江之雄偉人所難越,不然這清安城怕是要變成水上古都。
無他,只因這座巨城簡直可以說貼著羿江的臉建造的,整個南牆緊挨著羿江,這哪是江北,說江中都不無道理。
數條十里長街人流不息絡繹不絕,滿街錦衣華服披稠裹緞之人,更有甚者穿金帶銀紅光滿面。
清安,一座從裡到外都散發著珠光寶氣,連空氣中都瀰漫著錢味兒的巨城。
自從永安年後,清安城發生了大大小小的事情,但是最大的也是最勁爆的一個無疑是明王嫡系子嗣出了“真龍”!
何謂真龍?生而知之,生而沐天更成就大能之身,三歲便能納純元,如今王朝上下都傳出訊息據說那位真龍已經溯本源了,算算年紀,今年可才十五歲!
清安城的百姓不知道五天大地如何,只知道中天這片天下,從有史記載至今還從未出現過十五歲就能溯本源的修行者。
據說就連當今聖上未入東天大地之時,也才做到納純元而已,當時他老人家可有二十歲了。
如此非客觀的對比,簡直把明王之子傳神了,如今大夏朝天下對此子簡直可以說是家喻戶曉,而清安城的百姓作為最接近“真龍”的人,亦是非常內斂的對外宣稱“我們王太子也就遜色當今聖上一籌了”。
不少外洲人對此都是深表不齒,明明就是超過了還故作姿態,而且明王都還沒有立太子之位,這幫刁民倒是不怕被誅九族,安敢妄言立嗣之事。
明王愛民如子,而且喜得“真龍”也應是大感歡慰,故無視這些妄言立嗣的誅九族之語。但不知為何如此大的動靜,高坐天頂上的那位竟然沒有任何動靜,不知是喜是怒,讓天下人摸不清頭腦。
值得一提的是那位“真龍”,名為羿,與天頂上那位的姓是同一個字,這其中如果說沒有淵源,天下百姓是打死都不相信的。
起初坊間甚至有傳言此子乃是天頂上那位的私生子,明王有故事等等,畫風一度不堪入目。
最終司法署將一茬又一茬散播者割其舌頭斬首示眾,並懸其無舌頭顱於城門之上曝曬七日後。吃瓜群眾們和已經吃飽了撐著的說書人以及文人騷客們終於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各自朝著正能量的方向去發展了。
總之,這件事,已經傳出了幾百個版本,甚至出現了好幾代,不過代代版本都傳神,明王之子風羿,已是大夏帝朝永安年間最膾炙人口的話題了。
清安城“一號酒肆”,三樓一處雅間裡,四個少年圍桌而坐,各自飲酒,氣氛有點沉重。
“一號酒肆”乃是城南最大的一處酒樓,放眼全城那也是數一數二的高階大氣上檔次,在這個空氣中都瀰漫著錢味兒的清安城中,可想而知其消費水平。
不過這四個少年也非凡俗,上首這個一身玄色長袍,貌若絕美女子的少年,與那位家喻戶曉的“真龍”乃是同族,放眼天下也是天花板上的家族風氏嫡系子弟,風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