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沒有透過電腦上的“小明”程式。手機登入的βrightβrain01微信對話方塊裡,幾個字刪刪改改,最終匯成簡單的“可以。”。
「試水期一個禮拜,釋出兩次微博內容,我負責跟蹤確認觸達人群,匯總反饋資料。」
這個頻率沒有打破她以往的更博習慣。
「從試水期開始,繪畫稿酬周結,透過網路支付。」
鍾佑麟做了煎蛋吐司,拿了盒常溫奶,坐倒在餐桌旁。
周漾問:「周結嗎?」
他思忖片刻:「或者篇結。」
她很快就同意,選擇了篇結。
跟他猜測的一致,她正為錢包所苦。
快到中午的時候,鍾佑麟到達位於世通大廈的智忻事務所。
作為主理人,他的通勤時間比較自由,對所裡員工也沒有硬性考勤規定。大家每天上報日計劃,完成了就下班,工作氛圍輕鬆融洽。
楊智明說:“老大,新意公司問我們那個公號平臺的事呢。”
鍾佑麟很快反應過來,他說的是昨天周漾面談的那家公司。
“你擬一個解約書,順便找找其他外包團隊。”
“啊?不合作了?”
“嗯。”
他應得乾脆,來到自己的辦公桌,見梁煜正蹲在他的機箱旁一通鼓搗。
“哎喲大麟哥。”梁煜起身拍拍手上的灰,“你這風扇嗚嗚哇哇地響,我當怎麼著呢,你多久沒關機了啊?”
“……”
他的電腦是已經夜以繼日執行好些天了。
以防萬一,他對這臺辦公電腦裡的各項程式重新進行測試。
一隻資料模型出現更新提示。
鍾佑麟愣了一下,那是他為120投訴事件簡單做的溯源分析。
他握著滑鼠點在“東華急救120”的微博主頁上。之前的道歉宣告已經不知道沉到了第幾頁,置頂了一則圖文訪談頭條文章,釋出於一天前,採訪物件是東華急救排程中心熱線部的組長蔣萬。訪談裡提到,中心連續三年被評為院前醫療系統先進單位,與每一位工作人員踏實奉獻的敬業精神密不可分,還舉了120熱線部某員工遭到“無理投訴”、默默承受“壓力和委屈”的例子。
蔣萬:“其實作為排程中心內部人員,聽過接線錄音後,能不明白更大的過錯方是誰嗎?但沒有辦法,我們的服務物件提出這個訴求了,我們就要處理。”
記者:“以服務物件為中心。”
蔣萬:“對,確保每個病患及時收治、妥善安置的同時,不斷提高服務物件滿意度,一直是我們的宗旨和理念。”
鍾佑麟叉掉訪談頁面,若有所思地盯著這條微博下頭的轉評數字。寥寥幾十條的熱度註定進不了公眾視野。
他斟酌良久,手指覆上鍵盤,敲下第一行程式碼。
……
傍晚,周漾向“小明”給的郵箱傳送了急救模擬人條漫的試稿。她以前也做過給虛擬人物設計形象、編繪故事的工作,這一次的合作又和她的專業知識掛鉤,做起來得心應手。
那頭很快就認可透過,並在微信上支付了第一篇稿費。
周漾粗略地算了筆賬,如果“小明”靠譜的話,她畫完三期後收的稿酬加上現有餘額就能抵一陣子房租了。
此刻,周漾總算感覺到一絲鬆快。
她想,今晚可以不吃泡麵,而是火腿老乾媽泡麵了。
安然苑外的便利店裡,周漾拿了瓶牛肉醬和一袋王中王。
她邊往收銀臺走邊點開微信支付介面,許悄悄的訊息驀地砸過來,彷彿平地一聲雷:
「周漾,你的微博上熱搜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