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說完拿帕子將沾到手上的墨汁給擦掉,隨後若無其事的離開。
李德全趕緊起來跟上,走前還對跪在地上的宮女太監說:“還不趕緊將地上收拾乾淨。”
李德全走後,負責御書房的掌事太監,連忙起來催著下面的宮女、太監:“快點,快點!
把地上擦乾淨了,仔細著點,小心別碰到不該碰的。不然,你們就是有十個腦袋也不夠砍的。”
雲南,平西王府正堂。吳三桂坐在上首看著兩旁幕僚說:“京城那邊準備的如何?”
“回王爺,峻兒已到京城,人員兵器均已到位,只是駙馬爺那邊還沒聯絡上。聽說公主府四周佈滿了兵力,出行都有侍衛隨行,一時接近不了駙馬。”王夕峻的父親王尚先上前回道。
“嗯!讓夕峻想辦法聯絡上駙馬,到時等駙馬安排,免得亂了駙馬布局。至於起事,這事以後再談,現在時機還不成熟。
上次河南的事要引以為戒,咱們手裡能用的人越來越少,越是到最後咱們越是要謹慎行事。”
“是!”
眾幕僚起身行禮告退,吳三桂一個人坐在書房裡沉思。
小兒子被康熙那小皇帝困在京城,讓自己這邊多有顧慮。而此事又非同小可,一旦開始,便沒有停止的可能,不是大清滅亡就是他吳家被誅。
而且,耿精忠和尚可喜那邊還沒有訊息,如果三王聯合,成功的可能性更大些。
吳三桂想了想,給耿精忠,尚可喜二人各去一封信。問問他們對如今的清朝廷有何看法,等收到回信之後,再決定要不要聯合。
其實,吳三桂現在還在猶豫,他已貴為異姓王,身份夠高,權力也夠大。
年紀也大了,考慮的事也多。如今在雲南他吳三桂的話比皇上的聖旨還好用。所以,也不太想冒險。
底下的將領吵翻天要起義他都沒同意,一直都被他壓著。
吳三桂知道他們想立功升官,但這是要掉腦袋的事,不能一時衝動去反朝廷。
寫好信,吳三桂叫人將信送了出去。走出書房來到花園裡,見到寵妾陳圓圓正在給花修枝,吳三桂面露微笑走上前去握住陳圓圓的手說:“這種粗活為夫來做就行。”
陳圓圓回頭微笑,將手裡的剪刀遞給了他,吳三桂讓丫鬟扶她到涼亭裡等他,陳圓圓還是沒有說話,微笑點頭在丫鬟的攙扶下來到涼亭裡坐下。
陳圓圓雖然受吳三桂寵愛,但她沒有兒子,唯一的女兒也在剛出生時弄丟了。
自從女兒丟失後,她就失去了活著的意義。吳三桂讓她做什麼她什麼,從來不會反對,就像個微笑的提線木偶。
***
自從,柳玉將二當家的上報之後,便一直關注著二當家的去向。
香料鋪一直派人監視著,但這二當家就像是從人間蒸發了一樣,再也沒出現過。
這一晃又是一個月過去了,這時宮裡傳來一個震驚天下的大訊息。
皇后娘娘生了小阿哥後不久身亡,剛出生的小阿哥被皇上當場封為太子。而太子殿下也被皇上接到乾清宮親自照顧,任太皇太后怎麼阻攔都沒有用。
皇后娘娘去世,整個京城掛上了白幡,所有五品以上官員都要進宮給皇后娘娘哭靈戴孝。柳玉也讓丫鬟給她縫了孝衣,鞋面也用白布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