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在嶺北遭白蓮教襲擊的事,想來府城那邊已經收到訊息了。不知道魯智忠那邊會有什麼動作。
***
府城衙門,書房內魯智忠正在桌上寫著什麼?這時門外響起了敲門聲,隨後有人說:“主子來信了,還請大人過目。”
一聽到是主子的來信,魯智忠連忙放下手中的筆,來到門口開啟房門,從侍衛手中接過信後又將書房的門關上。
魯智忠拿著信坐到椅子上拆開,信有好幾頁,是主子的親筆信,上面有主子的私章。
信上大致的內容:聽說小皇帝派了欽差到河南,追查賑災銀和沈時安的事。
想辦法給欽差和白蓮教製造矛盾,最好能將欽差給殺了,嫁禍給白蓮教。
到時讓朝廷派兵圍剿白蓮教,以削弱朝廷兵力,到時就是我們起兵之時。
看完信後,魯智忠將信放到書桌上,看著桌上還沒寫完的信沉默不語,心中很是矛盾。
作為一省巡府,現在的官職和權利都不算小,也嚐到了權利的好處。已經不想再冒險,萬一失敗,這後果魯智忠不敢想。
可主子的命令又不能不從,現在已經沒有了反悔的餘地。從他踏上這條船開始,就沒有了回頭的可能。
殺欽差不是小事,這事要好好計劃計劃。自己手裡並沒有武功好的殺手,看來還是要向主子求助。
魯智忠將之前寫的那封信撕了,重新寫了一封,讓親信快馬加鞭給主子送去。
才剛將一封信送出去,魯智忠又收到一封許州的來信。開啟一看,信上沒有屬名,只說派人來許州府衙一趟。
看到信上內容,就算沒有屬名魯智忠也知道是誰送過來的信。
魯智忠走出書房,讓人叫來幕僚帶上信物去許州府衙走一趟。
幕僚從魯智忠手中接過信物放到懷中,向魯智忠告別,當天便去了許州。
再說楊善勇,天亮後便與柳玉告別離開嶺北縣,先去白蓮教的分堂看著,防止他們將賑災銀轉移。
柳玉好不容易才見到二哥,並不想這麼早和二哥分開。
但楊善勇好聲勸著,讓她不要耍小孩子脾氣,他現在的身份是白蓮教的少主,留在小妹身邊不光幫不到她,還會害了她。
還不如早些離開,先去府城打聽情況。到時有訊息,好提前告訴小妹。
再怎麼不捨,楊善勇還是離開了。二人約定寫信時用他們小時候畫的符號代替,萬一信件有失,別人也看不懂。
楊善勇離開嶺北後騎馬趕往許州的分堂,半路上遇到一個衙役騎馬往他相反的方向急馳而去。
楊善勇怕惹麻煩,遠遠的看到就避開了,等衙役走後才又騎馬上路。
楊善勇發現對方好像很急,但馬鞍上空空如也,連個行囊都沒有,這很奇怪。一般送公文的衙役,馬鞍上都會掛個公文袋,這個衙役卻沒有。
難道送的不是公文?楊善勇又回頭看看已經絕塵而去的衙役,站在原地想了許久,也沒想出原因。
他本就不善謀略,想不通也就不想了,繼續騎馬上路。
楊善勇來到許州,沒有去許州分堂,而是換了裝扮後,回了自己以前住的小院。
小院裡平時只有一對老夫妻在這看門,楊善勇偶爾回來住幾天。今天,這對老夫妻見到主人回來,很是熱情的給他準備飯菜。
等到第二天晚上,楊善勇才離開小院往白蓮教許州分堂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