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沈時安沒有證據,他也不知道這些銀子到底去了哪裡?
李恆耀把這些證據全部用油紙包好,又去抓藥給鐵頭治傷,等他傷好後,才和鐵頭分開混進魯府當個打雜的。
柳玉到時,他聽府裡其他的下人說起過,但因為他是打雜的身份不能隨意走動,所以二人沒見到面。
等柳玉走後魯府的下人才沒那麼緊張,李恆耀趁府裡放鬆時,悄悄打聽著府裡的往事。
李恆耀打聽到沈大人帶著五十萬兩的白銀住進了巡府衙門,當時撫臺大人還派了官兵日夜守護在庫房。
沈時安作為朝廷派來的錢糧官,自然是要用銀子來買糧救濟災民。
就在他向當地以平時雙倍價格買到糧食想要付賬時,卻發現銀子不見了。
賑災銀不見,沈時安很憤怒,將看守庫銀的官兵大罵一頓,就連巡撫魯智忠都被他教訓了一頓。
認為巡府衙門的官兵太過鬆懈,才倒至賑災銀丟失的。
憤怒歸憤怒,事情還是要解決的。沈時安將所有看守庫房的官兵全部叫來審問,發現這些官兵並沒有傷亡,甚至連一點傷都沒有。
現場也沒有被破壞,地上還餘留少許沒燒完的迷香。
院子裡的車輪痕跡被打掃過,沈時安懷疑有內賊接應。
不然不會如此迅速就將這麼多的銀子運走,還沒留下痕跡。這太反常了。
審問完看守庫房的官兵,沈時安沒有得到任何線索,官兵們只說他們中了迷香,根本不知道銀子是如何丟的。
審問官兵沒線索,沈時安又讓魯智忠將府裡所有的下人都叫了過來。
他一個一個的問,問他們那天夜裡有沒有聽到聲響。誰要說出來他就獎勵十兩銀子。
那些下人在來之前就被管家吩咐過了:讓他們不要講不該講的話,到時出了事誰也保不住他們,沈大人問起來就說不知道就行了。
所以,當沈時安提這些下人問話時得到的結果都是不知道,要麼就是沒聽到什麼聲音。
下人們都不說實話,沈時安也沒有辦法,只能放他們回去。
李恆耀問過其中一個關係和他特別好的馬伕,當時馬天也被帶過去問話了,還問過好幾次。
馬伕說:“其實那天夜裡,他聽到了聲音。好多人說話的聲音,但他不敢起來看。只聽到說:快點,快點裝車。
迷香只有一柱香的時間。然後就聽到許多人跑來跑去,不一會就聽到車輪滾動的聲音,越來越遠。”
那個馬伕還說:“他聽到一個人叫大人,但不知道是哪個大人?
當時沈時安找下人問話時他想說的,又怕管家懲罰他,就沒敢說話。”
“後來呢?”柳玉見李恆耀停了下來,便催促問道。
後來,沒過幾天,馬伕正在馬房裡清掃馬糞,就聽到其它人在悄悄議論說:住在府裡的沈大人死了。
一時間,下人們很害怕。害怕自己被當作替罪羊。下人們擔心了許久,也沒見人來查案,直到大人的到來。
柳玉聽了李恆耀的話,腦中一直在思考:她現在能肯定賑災銀丟失,魯智忠是知情的,甚至是他叫人將這些銀子給運走的。
那運走銀子的又是些什麼人?銀子又被運到哪裡去了?要這多銀子做什麼用?這背後有沒有什麼其它不為人知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