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金貴雖然起身,但不敢抬頭,低頭彎腰拱著手對柳玉說:“回欽差大人,奴才今天過來是向大人捐糧的。
奴才家中略有薄產,今年咱們整個河南都遭了天災,百姓四處逃荒,賣幾賣女比比皆是。
咱們嶺北也是一樣,近幾個月縣令大人因為災情的原因,人都瘦的脫了形。奴才見了是急在眼裡,疼在心裡。
為了緩解災情,咱們張家願意捐出五萬旦的糧食,用來給災民施粥。”
柳玉點點頭說:“你有心了。本欽差在此代廣大災民向你,向你們張家致謝!
如果,你們張家還有餘糧,本欽差願意出高於市場成的價格向你們再買一些糧食。”
“這……”
“怎麼?很為難嗎?還是家中沒有太多餘糧?”
“回欽差大人,奴才家中確實還有些餘糧。但這些糧食是整個張家所有,奴才雖是家主,但在這災荒年間賣掉這許糧食,也還是要和族中長輩商量的。”
張金貴說著聲音越來越小,額頭上都有少許汗珠。他怕說不好好,會給家族帶來災難。
柳玉也知道這事讓他有些為難,人家才捐了五萬擔糧食,現在還要人家再賣糧食。
人家自己也要留些吃飯的,不可能都會拿去賣銀子。
柳玉體諒張金貴的為難,便沒要求。但告訴他:如果有餘糧要賣,要優先賣給官府。可以回去和族人商量。
張金貴聽了柳玉的話心中放心了不少,好在欽差並沒有怪罪於他,只是讓他好好勸導家中長輩,希望能夠說服他們賣糧。
柳玉讓他先回去,把捐的糧食先運過來,剩下的賣與不賣看他們商量的結果。
在張金貴走後,範津文等人上前向柳玉恭喜說:“恭喜大人又獲得五萬擔的糧食,可以稍稍緩解當前缺糧的狀況。”
恭喜過後,縣令武召又上前說道:“大人,您說買糧之事可是真的?如何有這麼多的銀子付賬?”
“不用擔心。本欽差離京時,皇上已經提前讓銀糧官沈大人帶了五十萬兩的賑災銀過來。咱們可以用這些銀子來付。”
“欽差大人,下官聽說這銀子丟了,就連押送賑災銀的沈大人都被殺了,兇手到現在不沒找到,銀子也不知下落。”
“武縣令放心吧!本欽差說給銀子不是隨便說的,到時保證一文不少的將銀子,交給這些賣糧給官府的人。”
“是,請欽差大人恕罪,下官不該懷疑大人的。”武召雙膝跪地向柳玉請罪。
柳玉向他擺擺手說:“武縣令快起來吧!你有些擔心本欽差不怪你。
為官者就當如武縣令這樣,時候把百姓的利益放在心上。”
武召連忙拱手上前謙虛回道:“欽差大人謬讚!”
在大堂裡的其他人也一同上前說:“謹聽大人教誨!”
柳玉朝眾人揮手,讓他們起身。隨後又對武召說:“你先去忙吧!一會張家送糧食過來,你找人收到糧倉裡。
到時是施粥也好,分發給百姓也好,你自己去安排下去。
要是再有人來捐糧食你也照收不誤。等災情結束後,本欽差會給他們這些捐糧食的人家獎賞。
至於會賞何物品,暫時保密,這些話你可以說給嶺北的富戶們聽。”